神名命名、分类与统计
2025年09月26日
(二)神名命名、分类与统计
由上可知,中国厕神信仰在民间沉淀之深,传播之广,地方化特色之浓,神名之混杂。本节主要从神名入手,拟对分布于中国各地的厕神神名做一统计,借以鸟瞰厕神的流布情况。并结合古籍、方志、田野调查资料和神话学、民俗学的一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以清眉目,力求找到厕神神名之间的内在关联。
名,实之宾,名不正则言不顺。名称能反映一事物的特征和存在状态。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奇正》云:“有形之徒,莫不有名,有名之徒,莫不可胜。”[75]事物是先有具体的“形”,再有抽象的“名”。王弼《老子指略》(辑佚)指出:“名号生乎形状,称谓出乎涉求。名号不虚生,称谓不虚出。故名号则大失其旨,称谓则未尽其极。”[76]这里又将“名”分出“名号”和“称谓”两种,并加以区分。牟宗三解释说:“‘名生乎彼’,从客观。‘称出乎我’,从主观”。[77]意思是“名称”是根据客观物象而来,“称谓”则是根据主观体验而有。然本章所讨论的神名,并不做这样的区分。它既包括客观名称,也包括主观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