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厕神的现代遗存
在韩国,厕神历来都被诠释为“全恶”形象,就像韩国古巫歌《门前本解》中的怒一底大那样。这一点与中日极为不同。韩国人眼中的厕神,无不是恶的。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韩国人才说不能称“厕神”,应该称“厕鬼”,因为不是信仰、崇奉的对象,而只是害怕的对象。此外,他们还认为韩国厕神不是作为信仰而存在的神,而是通过巫者口传下来的神。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其信仰根基的。
韩国人认为在所有家神中,厕神是唯一的坏家神,常常带来的是“凶祸”()和“神罚”(
)。所以,人们总是很怕她,躲避她,由此形成很多禁忌。村山智顺引用《芝峰类说》的记载说,厕神在每月的6日、16日、26日住在厕所里面,所以这三天最好不要去厕所。如果一定要去,得非常小心才行。[53]人们进入厕所时一定要假咳(真咳就不礼貌了),表示对厕神说“打扰了”[54],厕神才不会生气,不会害人。一说,因为厕神是盲人或眼睛不好,她住在厕所的墙上,人大便时她便用一只手接粪便。这样的情形她不愿意被人看见,所以厕所里面不点灯,人进去的时候也要假咳三声。如今,在济州岛的很多地方,还保留着这样的做法。人们进入厕所时,要“呸”三声,或假咳三声。另外,厕所也任其昏暗。
《韩国民俗学的理解》记载,厕鬼是女神,又叫厕所娘,她性情凶恶、暴躁。人们认为在厕所里面遇到任何糟糕的事情,比如摔倒、磕碰(甚至认为在厕所摔倒或受伤就会死)等,都是来自厕神的煞气,或是厕神发怒所致。假如受到他的惩罚,人的脸就会变成土色,或者昏厥,甚至死亡。这时必须请巫人来作法禳除才行。同时,厕所不能随便修治,必须要请巫人来看具体时间、方位和八字。就算柴草不够,也绝对不能动用厕间的木材和干草。[55]此外,韩国的厕神常常是长发女人。如果有人冒犯她,她就会用头发勒住人的脖子,致人生病。所以修建、治理厕所时要非常小心。如果是小孩子不小心掉进了厕坑,俗认为是厕神拉下去的。如果小孩在厕所中摔倒,也会认为他的灵魂就丢了。[56]
在家宅里,厕所是人们最不想去的地方。那里肮脏、黑暗、偏僻、卑湿。住在这样环境中的厕神,脾性又怎么会好呢?韩国有句俗话说:“厕所和亲家母的家越远越好。”因为在所有的家庭关系中,最难相处的就是与亲家母之间的关系。从这种类比足以看出人们对厕神避之唯恐不及。韩国还有俗语说:“媳妇和厕所要远一点好。”因为娘家近了,媳妇会常回家,也很麻烦。
韩国朝鲜时代成伣所著的杂记《慵斋丛话》里还写了一个故事,表明人们对厕神的敬畏之情:
都中有明通寺,盲人所会也。朔望一会,以读经祝寿为事,高者入堂,卑者守门,重门施戟,人不得入。有一书生,纵身直入,升梁栋间,盲者击小钟,生引钟纽举之,盲挥枹打空,然后复下钟焉,盲以手扪之,则钟在如旧,如是数日。盲曰:堂中小钟,为物所举矣。众盲还坐推占,一盲云:此物当为蝙蝠附于壁间。于是皆起扪壁,竟无所获。又一盲云:此物当为夕鸡坐于梁上。于是争以长竿薄于梁上,生不堪苦坠地,于是缚致书生,争加捶楚,生匍匐而还。翌日,得麻绳数引,隐寺厕间,有主盲方来踞厕,生遽以绳结阳根钩之,盲大叫求救,群盲争来呕祝曰:主师为厕鬼所祟。或有呼邻救药者,或有鸣鼓祈命者。[57]
这里本来是书生为了报复盲人而使的恶作剧,但大家一致认为是厕鬼在作祟。甚至有的人听说厕鬼出来了,还跑来求药祈命。
实际上,从《门前本解》中厕神残留的化育功能和《慵斋丛话》中厕神职司医药、生命的迹象来看,韩国所谓纯粹“恶”的厕神,应是后来才产生出来的。一方面可能受到古巫歌《门前本解》中怒一底大负面形象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应是韩国传统贮藏式厕所危险性的集体无意识投射。
总的来说,韩国因为现代化进程迅速,抽水马桶普及快,厕神基本消失了。只是在济州岛老年人的记忆中还存在着口传的《门前本》;在农村贮藏式厕所那里,还有些关于古老厕神的遗迹。据笔者调查,韩国家神信仰方面的资料确实很少,遑论厕神了。对于韩国厕所、厕神方面的研究,也是日本人捷足先登。这既与日本曾经的统治有关,也与日本人神道中的“除秽”理念有关。日本学者村山智顺在《朝鲜的鬼神》的《释奠·祈雨·安宅》中谈到朝鲜的家宅神有土主宅神、圣主、帝席、业位、基主、守门将、厨主、厕神、岭东神等十几位[58],但是在今天已经很难再找到踪迹。此外,济州岛遗存的家神信仰中,一方面有从古代传下来的巫风古俗;另一方面也早已受到道教、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