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厕所民俗与信仰
对于信仰者来说,空间和时间是不均质的。这是神圣产生的基础。当地特别重视厕所修建的时间和空间。概而言之,厕所修建在寅、卯、未方(东方、东北、西南)最好,辰巳(东南)、午方(南方)次之,最忌亥方(西北)。建厕所的日子一般是在庚辰(干支历法中的第17天)、丙戌(第23天)、癸巳(第30天)、壬子(第49天)、己未(第56天)、己卯(第16天)、壬午(第19天)、乙卯(第52天)、戊午(第55天)和“天聋地哑日”(农历正月二十)这几天。这种讲究一直在民间秘传。

图7-3 吊脚楼
在山坡上推出平地建房,中间为堂屋,左边山顶方向建厨房和家长寝室,右边山脚方向建子女寝室、人厕和牲畜圈。山体外的部分,下由石柱支撑,由此搭建成吊脚楼。上面住人,下面为人厕和牲畜圈。①猪圈(高圈)②人厕③储粪池④漏粪孔⑤子女寝室⑥堂屋⑦神龛(供奉天地君亲师和祖先)⑧家长居住⑨火塘(灶房和餐厅)⑩地圈
今日农村,虽去古已远,但很多地方仍沿用旧习。民间修建房舍、厕所大多要请风水先生查看山形、地脉,结合天干地支、五行以及当家人的生辰八字选吉日,用罗盘测量方位(图7-4),以免犯“三煞”(天煞、地煞、人煞),招祸殃。[12]调查期间,笔者听到很多犯煞的恐怖故事,大多都是因为修建时没有遵循正确的时间和方位所致。不仅房主人怕犯煞,掌墨师也怕。他们深信风水,讲究动土、门禁的忌讳,因此出门必烧香祭拜鲁班,一来祈祷建筑平安,二来避免自身犯煞。修厕时,掌墨师尤为重要,万万不可得罪。否则,他故意把厕所、猪圈门尺寸开在“六害”[13]上(图7-4),就会导致犯煞,或如厕、养猪不顺,甚至诸事不利。
当地流传着“前不挖坑,后不挖凼”“前面一个坑,一辈子都整不清”等俗语,所以,通常大门口忌讳挖茅厕。旧时大户人家有三进门,各进门左右皆不可设厕所,以免来客闻到臭味。房后一般也不挖厕,但若房后不远处有菜园,可在园中顺势挖坑为厕,便于浇灌。此外,厕所切忌与正房的堂屋门相对,因为堂屋中有祖神,有“天地君亲师”,而厕所为至秽之所,与之相对则会冲犯神灵。所以,旧时四合院,如果院子不够大的话,厕所是不能设在厅房的,原因就是避免厕所与堂屋门相对。(图7-5)

图7-4 门禁尺与罗盘 笔者摄
这是萝卜岗龙道士修建房舍时使用的门禁尺和罗盘。门禁尺为他本人所绘,材质为纸板,这样便于卷折携带。罗盘是他的一位香港友人所赠。图为龙道士正在用罗盘给我们演示如何测量厕所方位。门禁尺和罗盘是当地匠人和阴阳师必备工具
一般而言,厕所最好设于厢房,这与《汉源县志》中的记载是相吻合的:“两厢,左右各为厨房、厕所和圈坑。”[14]但当地阴阳先生说,具体情况还是得看山形地脉。还有,灶房与厕所要分开,但因为灶房也常设于左右厢房,有时为了处理废水和垃圾的方便,在符合风水的前提下,也会与厕所相邻甚至紧挨,这时就要特别注意隔墙的封闭性,避免厕所的臭味窜到灶房,所以二者的门会开在不同方向。(图7-5)这些忌讳都是源于传统茅厕卫生条件有限,臭味难除。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民间往往把厕神和灶神说成是死对头的说法。具体故事虽不详,但依稀能寻得某些古迹。中国典籍曾记载厕神紫姑(妾)与曹姑(正妻)是死对头,而韩国济州岛至今流传着厕鬼(后妻)与灶神(正妻)是死对头的说法。这些故事在情节和结构上都出奇相似。由于如厕涉及个人隐私,而厕所又是至秽之地,所以厕所难登大雅之堂,厕神也难跻神坛高位。当地民间在祭祀时也常把厕神置于末尾:先祖先,再灶神,最后厕圈神。
基于人厕与猪圈合一,当地的厕神和圈神也是合流的。当地风水讲究“庙在岗、坟在凼、圈在洼”,所以养猪最好在暗处洼地。修猪圈时,须先念“鲁班书”,然后用罗盘测量方位,用门禁尺规定圈门。当地匠人有供奉鲁班的习俗,世世遵循鲁班定下来的各种规矩,牢记修圈禁忌。比如,修猪圈时不能乱说话,否则会有“打圈猪”。如果修建时,圈中有石头,也不能说:“唉哟,这里有石头,猪儿可能要跳上去啊!”这样说的话,将来猪就一定会翻栏。若是匠人修圈时在圈门口打闹或者拉扯绳子,那么以后猪、牛、羊要么赶不进圈,要么进去了之后就不出来。
汉源风俗二、三月在地圈中选崽,然后赶入高圈,俗称“扫圈”。赶猪上高圈时,要用新扫帚把猪圈打扫干净,由当家人手持木棍,边指边念,指着食槽说“这儿吃”,指着墙边说“这儿睡”,指着粪洞说“这儿屙”,最后说“吃了乖乖长肉!日长千斤,夜长万两!”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这种习俗在四川地区普遍存在。

图7-5 旧时四合院
①正房,背山而建。②厢房,可在这里修建厕所(包括牲畜圈)和灶房。如果左厢房设厕所的话,右厢房则设灶房,反之亦然,总之,厕所与灶房一般分开修建。但若按风水两者可以相邻,厕所和灶房的门也应开在不同方向,且特别注意隔墙的封闭性。③大门。大门附近不可设厕,大门前不可挖坑。④厅房,厅房也可以修建厕所,但需避开大门,也不可与堂屋门相对。
此外,当地风俗还认为猪生病是“猪瘟神”在作怪,而姜子牙就是驱瘟神的“圈神”,所以在民间猪圈中往往供奉姜子牙。今天养猪的农户还常用白石灰在圈内墙壁上画神符、神龛,蒙红布,以供此神。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都要端猪头和鸡祭拜圈神。祭拜时点上香蜡,盛上水饭,并放一碗水,拿三根点燃的香,绕水碗转。一边虔诚烧香,一边默默念叨:“吾奉姜太公敕令在此,左收天瘟,右收五瘟,病火罡煞速退!急急如律令!”(图7-6)然后用扫帚扫两下圈,最后泼水饭,认为这样就可以驱赶猪瘟神。如果遇到猪打圈,也可用此法祓除。万启松老人说,以前他家的猪就打过圈,厉害得很,把土墙凿出一个窟窿,奇怪的是后来这口猪在别人家却不会打圈。大家普遍认为这是猪瘟神在作怪。据代胜学回忆,小时候他家也出现过打圈猪、翻栏猪,而且光吃不长,便请来阴阳先生作法。阴阳先生一边烧纸钱,一边念咒语,一两个小时过后,此猪便不再打圈、翻栏了。
到了腊月,汉源家家户户开始宰杀“过年猪”。杀猪前在圈神神龛前、圈门前烧香蜡纸钱,并向圈神姜太公、祖先或本宅地盘业主(宅神、土地神)祷告。杀猪后用纸钱在猪刀口上沾抹上血,贴于圈门,祭祀六畜菩萨。这种做法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杀了猪,请求猪原谅;二是以“血祭”(俗称“见红”)的方式,来保佑来年六畜兴旺。若是不祭,就可能会出现猪杀不死,或踢人咬人,或杀猪不出血等怪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就会请“扛神匠”唱傩戏或请“当功”做道场,当地文化人李锡荣先生介绍“经功会下,敲铛念经”是为了让猪的亡灵得以超度,不要为祸人间。这里显然又把这被杀的猪当作猪神(圈神)在供奉了。民间除了杀猪要祭祀圈神外,宰杀牛羊同样也要祭祀圈神。可见,圈神信仰已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内心深处了,待到“新桃换旧符”的时刻,还会在圈门和厕门上贴上对联,而对联的内容无非是祝愿六畜兴旺,出恭安康。

图7-6 龙道士的鲁班书 笔者摄
汉源萝卜岗龙道士曾专门帮人做法事驱圈厕内的鬼神,图为他驱鬼神时所用的鲁班书和令牌。口诀是吾奉姜太公敕令在此,左收天瘟,右收五瘟,病火罡煞(速)退!
汉源还十分流行“立水柱”巫术。小孩若遇瘟神,舀半碗水,手扶三根筷,立于水中,喊祖先、鬼神或“活走阴”[15]的名字,若喊到的名字让筷子立于水中不动,则具有此名的鬼神就是瘟神,正是他在作怪。此时,若迅速用尿罐盖住筷子,则可祓除此瘟神。“立水柱”与典籍所载的厕神紫姑信仰颇有关联,表现有三:①“立水柱”实际上就是扶乩巫术,又称扶箕、降笔、卜紫姑、卜厕姑等。民间正月十五夜有在厕所祷请紫姑的习俗,届时常以畚箕为架,插以竹筷,令小儿女手扶之,观竹筷于畚箕下草木灰中所画之图案来预测吉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宋苏轼《子姑神记》《天篆记》皆有记录。后来简化,去掉畚箕,直接用筷子占卜,俗称“请筷仙”“立水柱”。②民俗中的“瘟神”本来就特指家畜瘟神,具体又有鸡瘟神、猪瘟神、牛瘟神等。由于人厕与猪圈合一形制源远流长,所以旧时迎请厕神常在猪栏边,如南朝刘敬叔《异苑》所载“迎紫姑”。③人们用尿罐祛除瘟神,是因为屎尿乃至秽之物,所以“泼屎撒尿就被认为是驱除鬼魅的有效手段”[16],这与《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载“燕人惑易,故浴狗矢”的故事、袁枚《子不语》所载女子“为狐所染”的故事遥相呼应。此外,汉源还普遍存在着遭遇鬼怪时投之以女人内衣裤的做法,亦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