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本解》中的基本形象

4.《门前本解》中的基本形象

上文对迄今为止《门前本解》的各个版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日本学者赤松智城和秋叶隆采录的这一最早最完备的版本进行了翻译,翻译过程中比照了别的版本,在不同之处也加以著录和说明。

《门前本解》的朴素伦理主题是维护家庭的人是好人,反之破坏家庭的人就是恶人。所以这首巫歌主要是以保护家庭的和谐、安全为目的,也体现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道理。从《门前本解》的情节来看,赞扬了正妻多方面的美好品性和她七个儿子的孝顺和智勇,无情地批判和鞭挞了破坏家庭的恶人怒一底大和软弱冷漠的南儒生。

① 正妻(灶神)作为最主要的正面形象被歌颂

第一,善良、宽容。她千辛万苦找到丈夫后,虽然丈夫已经另娶怒一底大,但并无怨言。当怒一底大要求正妻带他们一同回家时,正妻也并无嫌隙,而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感情真挚、吃苦耐劳。她爱丈夫,爱儿子,爱家庭的和谐,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形象。丈夫出门三年未归,她独自操持家务,抚养七个儿子。她一直很担心丈夫,日夜寻找了他五个月,后来长途跋涉去梧桐国寻找。

第三,真诚、诚实。正妻自始至终都是以礼待人,以诚待人。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没有虚假和欺骗。这一点和怒一底大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全心全意付出、努力,是财富的象征。正妻从头至尾都在无私付出。财富的象征这一点是通过怒一底大的口说出来的:“(这么贫苦的日子)姐姐怎么活下来了呢?我们一起到姐姐家去吧!”在第五、六本中还有“夫人打算活下去,劝丈夫做谷物生意”的记载;而且荒年饥岁,她却能一人操持家庭,养活七个儿子,暗示她持家有道、能保有财富。她能做出“米饭”,而怒一底大只能做出“糠粥”。主妇(灶神)是财富的象征这一观念,至今仍在韩国民间流传。

第五,生了七个儿子。多子,是丰产、大地之母的象征。

第六,死而复生,成为灶神。七个儿子在杜鹃鸟的帮助下采来了西天花田的还生花,救活了母亲。死而复生、不竭源泉,仍属生殖主题范畴。生命、生育、富贵,在神话结构上,说到底都是同位关系。

② 突出儿子(尤其小儿子)的正面形象

第一,智慧、勇敢。当父亲南儒生要取七个儿子的心肝时,小儿子挺身而出,说:“把刀给我吧,我悄悄地把哥哥们的肝拿出来。如果那样还治不好的话,把我的肝也拿出来给她吃。”机智的小儿子猜到后母会将肝藏在垫褥下,窥住时机说“我来给你整理垫褥”,结果抓了个现行。第五、六本还有儿子怀疑后妻身份后进行的试探性内容。

第二,孝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寻找母亲的艰难曲折过程中。第五、六本在孝顺上又有所增饰。如有七个儿子帮母亲做船的情节;他们找到母亲后用还生花救活了母亲,说:“母亲春夏秋冬都在水里生活,多冷呀!我们供奉你为灶王奶奶,天天烤火温暖。每天还能舒服地吃上三顿饭。”因此就把她当作灶王供奉了起来。

③ 怒一底大(厕神)是“恶”的代言

怒一底大这一形象是正妻的对立面,是个与正妻完全相反的、针锋相对的恶人形象,是“恶”的代言。

第一,心狠手辣。这主要体现在对正妻和七个儿子的谋杀上面。

第二,善于伪装、欺骗,时刻表现出虚情假意。比如对正妻的热情是假,杀了正妻后乔装正妻欺骗丈夫和七个儿子,假装生病,假装算命先生,假装吃肝等情节。怒一底大,就是虚假和欺骗的化身。

第三,是索取、穷困的象征。她所居住的地方是草棚,给丈夫吃的是糠粥,在荒年饥岁中难以存生。南儒生的所有家当包括自己都输给了她,厕神是败家的象征。

第四,具有变化的功能。她生前不断变换角色进行伪装、欺骗,死后“(七兄弟)把怒一底大的手臂扯下做成大门的横木,把腿扯下做成脚踏石,把额头扯下做成猪饲料桶,把头扯下做成神心,把指甲拔下做成了石鳖,把牙齿取下做成了大小章鱼,粉碎身体撒向空中,随风飘扬,变成了蚊子、跳蚤、臭虫”[52],怒一底大(厕神)这一化生功能,还保留着早期厕神生殖崇拜母题。

④ 丈夫南儒生也是个负面角色

第一,残忍、无情。当听“算命先生”说只能用七个儿子的肝做药时,他毫不犹豫开始磨刀,打算取儿子的肝。当听说“怒一底大”被杀死时他说:“怒一底大是坏蛋,你把她杀了很好。”丝毫也不念及夫妻情分。文本中南儒生对正妻的感情貌似真挚,但这似乎也是建立在荒年饥岁背景下的利益依附关系基础上的。当他跟着怒一底大吃了很久的糠粥后,再次吃到了正妻做的饭时首先说的是:“我和骊山夫人一起生活的时候,也吃过这样的饭啊!”故事中,南儒生是以“米饭”还是“糠粥”来取舍正妻和怒一底大的。

第二,轻信、无能,经不住诱惑,没有家庭责任感。南儒生本来是受正妻的嘱咐去梧桐国买米的,结果受怒一底大诱惑,与怒一底大赌输赢,输光了所有。于此,第五、六本更详:“在梧桐国,以恶毒闻名的怒一底大鬼逸的女儿听到南儒生来了,就飞奔到渡口船舱去引诱他。被迷惑了的南儒生打开象棋棋盘与她下棋赌输赢,最后输光了买米的钱,甚至卖掉了船。没有办法回家的南儒生,为了讨口饭吃,无奈以她为妻。”

韩国古巫歌《门前本解》就是解说“门前”根本的事,由巫堂演唱,并伴以戏剧性舞蹈。通过举行巫术仪式和神话观念来驱傩、解煞,以达到消灾避祸的目的。《门前本解》中,主要传述了厕神、灶神和门神的由来,所记载的是海岛国的故事,而且主要流传于济州岛。在那里,巫堂讲唱《门前本解》无一例外都是出于保护家宅安危、希求家庭和睦,对于破坏家庭和谐的恶人,是极其痛恨的。

从以上对《门前本解》基本人物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些人物形象具有相当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具有生殖功能和财富象征的正妻(灶神)与死后化万物的怒一底大(厕神),实为“大母神”形象之一分为二。巫歌讲唱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要回到创世初期的宇宙之初,从而去消解这种矛盾性和缺失性,同时,也是通过这种回溯最初起点的方式,来达到“解煞”,让人们的生活回归到最初的完美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