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本解》版本

2.《门前本解》版本

有关韩国古巫歌《门前本解》的版本,从1937年到现在,笔者认为有13个版本值得一说,如下列表。[29]这些版本无一例外都是源自巫堂的口诵,一般人不会。这表明《门前本解》的流传有严格的渠道,具有相当的神圣性。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虽然采集的时间跨度这么长,但相对别的民俗故事来说,巫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显得十分稳定。这13个版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表7-9 韩国古巫歌《门前本解》的版本

0

虽然各个版本基本内容和结构差不多,但有些差异性内容还是值得一提。最早的版本内容相对简单些,特别是当正妻骊山夫人找到丈夫南儒生后,没有丈夫不认识妻子的情节,也没有第七个儿子怀疑后妻怒一底大身份后的试探性内容。

表中的第二、三、四本,均为秦圣麒采录。在1960年出版的《南国的巫歌》中,三个版本的叙述情节都比较完整严密。第二、三本有第七个儿子试探后母时,让她找家里钥匙的内容,但是没有高乙的一位娘娘(婆婆)听到后母要杀七个儿子的消息后提前秘密透露给他们的情节。第四本渲染了南儒生的诞生,说他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神异之人,邂逅了人间的女人后,便与那女人结合,放弃了回到天上去的资格。这一内容是采录自一般口述者,不是出自巫堂,且其他版本都没有。第五、六本虽都是贤荣俊采录,但第五本增加了作者的主观意见,而第六本则是纯客观记录口传文本。第七个版本的特出之处是,当第七个儿子怀疑后母的真实身份时,其他六个儿子都被她迷惑而相信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第八、十本是耽罗文化研究所出版的资料集中记录的内容,都在巫堂自己表演的巫歌中有存留。第13、14本是在迎宅神的仪式中提到的,但是诸本都有的小儿子怀疑后母的情节却漏掉了。

《韩国民族文化百科辞典》中的《门前本解》取用的是第五、六本,即贤荣俊采录的版本。济州岛《巫俗资料辞典》中的《门前本解》也首先引用了这个版本,并据别的版本加以补充说明。而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最早最完备、非常值得译介的版本,即日强占期日本学者赤松智城和秋叶隆于1937年采录的版本,保留了不少古风。故今勉力将此版本翻译为中文,以供神话学、民俗学以及比较文学的学者参阅。但因为这个版本中有不少当时济州岛的方言和古韩语,所以翻译上有相当难度。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尽量直译;为了保证语言叙述形式的原貌,排行也一仍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