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卢斯飞教授简历

前 言

会议报道与贺信

广西师范学院为资深教授举办学术思想研讨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广西师范学院退休教授卢斯飞

广西民进贺信

广西文史研究馆贺信

武汉大学文学院贺信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贺信

广西师范学院华文文学研究所贺信

领导致辞与部分代表主题发言

尊师重教的适时之举

学术之树常青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

种松爱菊八桂地 教耕文获不老情

卢门十五载 师恩似海深——向我的导师卢斯飞先生致敬

一、师恩情深

二、学术传承

三、教学艺术

四、思想智慧

暖我心怀 明我路径——浅谈卢斯飞教授的人格魅力

一、教学上的魅力

二、治学上的魅力

三、生活上的魅力

无悔的选择——八十感言

主持人总结词

诗文一束

贺卢斯飞学长八十华诞

贺斯飞教授学术研讨会

文翁开八袠,望期颐——贺卢斯飞先生八十华诞

卢先生堪称“文翁”

卢先生奖掖后进

卢先生耄学维勤

祝愿卢先生谐趣耄耋,健康长寿

留一盏灯

南宁,来了又去

春风化雨 点滴入心——师从卢门二三事

难忘的情谊

春风夏雨 润物无声

人生如书 珍重着笔——记导师卢斯飞先生

慈爱的恩师 不倦的人梯——写于恩师卢斯飞教授八十大寿

一、“童工”上班

二、瓷饭碗的年代:下岗

三、麻布袋绣花:备战考研

四、蜗牛狂奔:感谢恩师

一泓师心似玉湖

回忆卢老师

氤氲人生的师情

茶语·师情

军中无戏言·师恩

治学之道·师范

病中安慰·师爱

一生情一世缘·仰望恩师

良师与慈父——记我的导师卢斯飞先生

学子论文

“样板戏”数目考辨新论

一、第一批“样板戏”

二、第二批“样板戏”

三、第三批尚未出笼的作品

启蒙·审美·游戏——五四时期小说观念的现代性维度分析

一、“为人生”的启蒙现代性

二、“为艺术”的审美现代性

三、“游戏消遣”的世俗现代性

论郁达夫游记的幽默色彩

闻一多新诗“绘画美”原则的质疑

一、绘画美就是词藻美吗?

二、“绘画美”属于新诗的“格律”吗?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音乐及绘画艺术

一、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音乐

二、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与绘画

论徐訏新诗何以“铿锵满章”——兼议其对当下诗律重建的典范意义

一、“格律体新诗魁首”缘何遭受冷遇

二、深入探究徐訏诗“铿锵”之因

三、解开徐訏诗律系统密码

四、徐訏诗律对当下诗律重建的典范意义

试论中国新文学中的注释研究

一、注释概述

二、新文学注释研究状况

三、新文学注释研究前瞻

对于信仰者死是永生的大门——读周宁《人间草木》

海阔天空气象 风光月霁襟怀——再论“冰心体”

少年情怀总是诗——简论金克木的情诗

一、情思之浓

二、情意之切

《〈红楼梦〉的职场启示》信息化教学设计

引 言

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策略

三、教学过程

四、成效特色

卢斯飞教授耄耋近作(选录)

疾风知劲草 严霜识贞木——杨逵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文学 语言 经典名篇背诵》序

弘中华之文化 起现代之文心——读《文心雕龙通论》

关于《文心雕龙》的核心理念

关于《文心雕龙》的整体属性

关于“龙学”的传承和创新

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献——《古代越南使节旅桂诗文辑览》序

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关于客家话的现状和未来

二、关于客家物质文化的一些思考

三、关于客家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爱国爱乡精神的渊源和内涵

悠久的历史渊源

丰富多彩的内涵

把研究引向深入

立意在普及 旨归在提高——《客家简明读本》读后

尊重读者 忠于历史

正本清源 注重学术

“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海市召开

“南国中文学院”办学回忆

从民进师院支部成立说起

办学的喜悦和收获

在无奈中谢幕

梦里的家园

卢斯飞教授著作评论

纵横结合 致力开拓——读《广西社科专家文集·卢斯飞集》

一、涉猎广泛 视野开阔

二、教研相长 厚积薄发

三、致力开掘 行文自然

生活酿造幽默 幽默丰富人生——《幽默与人生》读后

生活酿造幽默

幽默丰富人生

一架探赏双子星座的望远镜——评《洛夫余光中诗歌欣赏》

在文学史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读卢斯飞、杨东甫《中国幽默文学史话》

历代幽默作品览粹——读《中国幽默文学史话》

反映客家精神的壮丽画卷——《客家诗词300首》简评

一、底蕴深厚 境界崇高

二、民俗风情 倾注笔端

三、形式多样 语言精美

为信仰担当——卢斯飞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述略

一、笑对风尘 喜迎春

二、铁肩道义 学者情

三、爱在心中 乐为师

卢斯飞教授论著目录

一、著作类

二、论文类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