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传承知识

教师提前一周登录世界大学城更新资源,发布任务,通过空间留言板、私信、评论、微博等在线答疑,全程指导。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用智能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方便快捷地进入教师教学空间,品读电子文本、观看微视频、分组完成团队任务。教师设立空间排行榜,滚动更新,学生互评推优,优秀团队将在课堂进行PPT展示,结合平时表现,主讲者优先获得期末免试资格。

(二)课中内化知识

课堂90分钟,设置了职场大观园、叹晴雯下岗、析鸳鸯跳槽、品平儿智慧、学身边榜样等五个环节。

首先进行“职场大观园”连线小游戏,设置问题:如果把大观园比作现代职场,贾母、王熙凤、王夫人、晴雯、探春等分别适合担任什么职务?提供董事长、常务副总兼总会计师、总经理、秘书、后备干部等职务供学生选择,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接下来是教学重点:《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笔者重点选取了晴雯、鸳鸯、平儿三个角色,她们是《红楼梦》中的三个小丫鬟,类似现代职场的小人物——职场新人。鸳鸯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代表,她面对升迁的机会,能够理性抉择。长相出众、富有才华的晴雯最终被迫辞职,她错在没有职业规划,定位失当。平儿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任劳任怨、持之以恒,而且懂得与人相处的艺术,博得上下好评,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培养理性择业、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第一组学生“UP向日葵学习团队”从空间资源库中调出他们的作品,《晴雯:有才与“被裁”》,该作品课前经过教师在线指导、学生多次修改。教师引导台上学生分析晴雯撕扇、病补雀金裘、针戳坠儿等故事情节,鼓励台下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形成思维的碰撞与互补。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晴雯的悲剧命运是这样形成的:她擅长针织、才貌双全,但恃才而傲,最终被逐出大观园。学生总结晴雯的职场启示:晴雯的失败在于她目中无人、越权行事。职场定位的不清晰,给晴雯带来了危机。

第二组学生“拉风一族学习团队”的发言主题是《鸳鸯:当“跳槽”的机会来临》,围绕“鸳鸯抗婚”片段,分析这一人物形象体现的职业精神。

第三组学生“最酷蜗牛队”的选题是《平儿:平凡而不平庸》,讨论“茯苓霜失窃”情节,体会平儿的语言特色以及为人处世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三个人物的赏析,师生共同推导出职场新人应该具备的职业态度:初入职场,准确定位【反面典型:晴雯】;职场转换,理性抉择【代表人物:鸳鸯】;敬业乐业,谨慎谦和【代表人物:平儿】。

至此,教学重点得以凸显,但,如何将书中人物与现实职场相结合,更好地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学进程还需要继续往前推进,接下来是“学身边榜样”环节,学生团队在课前通过网络搜索,推荐了中央台国际频道《边疆行》关于我校校友刘一村的报导。2007年8月,刘一村得知云南藏区缺少师资,瞒着家人乘火车从保定到昆明,几次转车到德钦县,然后徒步走到了雨崩村,成为了这里的一名支教老师,并一直坚持了五年。她不是政府派出的,也不是民间组织派出的。五年来,她既无报酬,也无名分。她说,在雨崩,她只靠信念。后来,一些到过雨崩村的游客将刘一村的事迹发到了网上引发热议,刘一村也因此被网友誉为“彩云之南”的“最美支教老师”。学生通过讨论,感悟到:刘一村学姐在云南雨崩义务支教五年,她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任务是主题发言、观点争鸣、同学现场及网络集成互评,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点评者。学生讲解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补充与提升。同时,师生空间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电子书籍、教学案例、精彩视频等给授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可以随时调用,让课堂变得生动而鲜活。

(三)课后拓展提升

学生课后登录大学城学习空间,从大观园的职场高管王熙凤、后备干部薛宝钗、贾探春中任选一人进行赏析,在空间群组发帖讨论。

(四)考核与评价

本门课程期末考试分为免试、口试、笔试三种形式,用免试制度鼓励学生主动求知、用10%的不及格率制度来鞭策学生持续努力。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占70%,促使学生重视过程性学习。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情况,本着“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网络互评与课堂评价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前项目、课中表现、课堂出勤、课后拓展等四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