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的适时之举

尊师重教的适时之举

(广西师范学院校长李丰生教授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金风送爽,万物丰收,明秀校园,郁郁葱葱。由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的教师节活动项目“文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卢斯飞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今天在这里举行。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的各位领导、朋友和我校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是结合教研实践来探讨文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的论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同志们都知道,推动文化教育的传承创新,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对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校文学院主办的这次学术活动,是庆祝教师节的适时之举。

我们广西师范学院作为以培育教师为主体的各类人才的摇篮,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光荣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在科教兴国、培育人才的宏伟工程中夙兴夜寐,呕心沥血,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后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卢斯飞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研实践,犹如一朵朵浪花,汇聚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河,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从而不断书写和丰富学校全方位育人的篇章。卢斯飞老师是我们学校文学院的二级教授,是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生。他从1958年大学毕业到70岁正式退休,50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鼓励,先后获得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以及曾宪梓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名至实归。教学方面,他自1981年调来我校,由于工作需要,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外国留学生开设过“现代文学”“台港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十几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爱在心中,严在教中,乐在其中”的教学理念。他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力求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以及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他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境外讲学,都十分注意掌握前沿知识,搜集资料,反复推敲,精心提炼,结合自己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在教学中逐步形成“广、新、深、活”的风格。他在教学中坚持“理清脉络,剖析疑难,提供信息,引导思考”的原则,因而能吸引学生同步思维,收到“激活”和“聚焦”的效果,产生良好的共振效应。卢斯飞教授在科研方面成果丰硕,自具特色。他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促进文论写作,又通过文论写作梳理资料深化教学,从而使教学和科研产生良性互动和互补。他结合教学需要和个人特长确定科研重点,其中包括作家诗人(含台港诗人)与思潮流派研究、客家历史文化研究、幽默文化研究、现代杂文研究等,在其论著中力求打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着眼于传承与创新的相互促进。他的文论视野开阔,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陆游到闻一多,从海内到海外的华人作家,由于立论公允,态度客观,仅在中国台湾和越南就有8种著作出版,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认真讲述治学的理念和方法,起到科研育人的作用。他在退休之后仍笔耕不辍,出版了多部著作。卢斯飞教授在教学科研上的不懈努力,使广大同学和读者受益良多。这次会议期间,欣逢卢斯飞教授80华诞,我们衷心祝愿他宝刀不老,健康长寿,为人民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谨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