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倾注笔端
2025年10月22日
二、民俗风情 倾注笔端
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客家地区纯真朴实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客家妇女的勤劳持家和对爱情的诚挚坚贞,《客家诗词300首》尽可能地选入客家诗人创作的“竹枝”词和仿作山歌,使读者沉醉于作品所呈现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中。
例如,从徐旭曾的《兴隆竹枝词》(10首)中,我们可以看到粤赣毗连的客家山区的农家生活与田园乐趣:樵歌牧童,闲唱“采茶”;清明踏青,乌饭黍香;村村报赛,酬谢神恩;大忙时节,笋鱼上市……廖燕的《曲江竹枝词》(2首)则写出了当地男女交往较为自由的习俗。胡曦的《兴宁竹枝杂咏》(100首)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地的名胜、民俗风情和妇女生活,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欣赏价值;选入本书的闺情10首,从新年写到除夕,记述了不少原汁原味的当地乡俗,可谓引人入胜。
这里要特别提到大诗人黄遵宪。他曾经辑录和加工润色一组客家山歌(共15首)。这些山歌基本上出自客家妇女之口,抒发了主人公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唱出了离别分手的痛苦。其中一些山歌,至今传唱,如“送郎送到牛角山,隔山不见侬自还。今朝行过记侬恨,牛角依然弯复弯”。“做月要做十五月,做春要做四时春。做雨要做连绵雨,做人莫做无情人。”前首以景传情,描述离别之苦;后首连用了三个比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爱情。黄遵宪还曾仿效客家山歌的格调和韵味写出《新嫁娘诗》(52首),既写出了客家少女新嫁前后的心情变化和夫妻间琴瑟协调的美满场景,又穿插着一些客家民俗的生动镜头,读来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