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情怀总是诗——简论金克木的情诗

少年情怀总是诗——简论金克木的情诗

柴晋湘

摘 要:在中国新诗的王国里,情诗是较为受人注目并富有感染力的一支。金克木的情诗有一份现代的美丽,构思奇绝,将感情化为意象,使用原型模式,是真与美的统一。以其清澈流丽的品格和内在蕴藉的风度定格了少年情怀的单纯、明净,成为一种咏叹。

关键词:金克木;情诗;意象

中国文学以抒情诗为滥觞,《毛诗注疏》卷首曰:“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可见,情是中国抒情文学结构的核心,而情诗则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心灵赞歌。朱自清先生曾经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这时期新诗做到了‘告白’的一步。”[1]新诗中情诗不少,且多有“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作品。如郭沫若的《Venus》、湖畔诗社的情诗、闻一多的《奇迹》、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戴望舒的《雨巷》等。金克木的情诗有一份现代的美丽,活泼而不失深婉精深之情,是清纯而活泼的少年情怀,具有清新流丽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