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025年10月22日
客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卢斯飞
两晋以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北方汉人,由于兵燹祸结、天灾频仍、四方离乱而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艰苦曲折的迁徙之后,终于在闽赣粤交界的山区安身立命、“客而家焉”。他们与当地原住民以及畲、瑶等少数民族相待相成,经过几个世纪的交流、通婚、融合,形成了客家民系,创造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有移民文化特征的绚丽多姿、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与中华大家庭的各个民族文化包括汉族各个民系的文化和谐共生,多元并存,相互借鉴,相互补益,为繁荣中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部客家文化史就其实质来说,是一部继承和创新的文化史。客家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陈陈相因的,而是不期修古、与时俱进。事实证明,在以往的历史上,客家人总能随着朝代更迭、社会制度转换、现实情况变革尤其是新的社会形态的诞生而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当今,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竞争也更加激烈,地球村正在变小。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客家文化当然要与时俱进,在葆有鲜明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这对于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的自尊自信,促进和平统一大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客家文化内容广泛而丰厚,涵盖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因此,在讨论它的继承和创新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看待。那种割断历史,不分青红皂白采用“一刀切”的做法,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为此,本文试从客家方言、客家物质文化和客家精神三个层面,来探讨客家文化的继新创新问题,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