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师心似玉湖

一泓师心似玉湖

冯 芳

2005年我有幸来到广西师范学院就读,师从于卢斯飞教授。

最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笑容。卢老师的笑容初绽时,如一首成熟的现代新诗,散发书香气。卢老师的笑容延续时,这时他便如一尊活佛了。我从未曾看到过卢老师扑哧一笑,也许一切他全然了悟于心了吧;我从未曾看到过卢老师捂着嘴笑,他永远是那么从容淡定舒展;我也曾看到过卢老师憨然一笑,我也曾看到过卢老师开怀大笑,我还曾看到过卢老师得意地笑,这便是他可爱的真性情了。

卢老师的宽容与仁爱让我深深敬爱。除了大家有口皆碑的“博学”以外,这是卢老师予我的最深印象。

现在我回顾过去,我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对,卢老师都宽容了我,他总是一笑而过。

我唯一一次看到卢老师对我皱眉头。那是研一时我争强好胜,不顾自己学识修养的有限,急功近利地申报既不热爱也不熟悉的研究课题,我争取卢老师支持的时候,卢老师说你三点钟拿资料过来吧。我当时因为准备仓促,未能按时准备好资料,一再误点。当我敲开卢老师家的门时,卢老师向我皱眉头。我知道一是他觉得我这样急功好利与浮躁是很难搞好学术研究的,二是我迟到失信于人。卢老师是一个委婉的人,他照顾学生的心理,因而他从未曾正面批评过我,但他以他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批评。我后来明白了,我渐渐学会了做谦虚的人,我渐渐学会了积淀学养,而不追逐名利。

卢老师的宽容、开明还表现在学术上。他的学术态度颇具开放性,在指导我平时论文时,他虽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但并不过多对我的写作加以管束,让我有充分的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很让某些同学羡慕我,也许他们的导师对他们的限制多一点吧。在毕业论文选题上,卢老师主观上希望我研究徐訏的文艺观或研究作品,我也知道广西师院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也倾向于这样,但我长期以来对徐訏的精神尤感兴趣尤下功夫,我也深知这毕竟有点偏向到哲学方面去了。但卢老师尊重我的看法,在开题的关键时刻,他予以我坚定的支持,支持我研究徐訏的精神探索,使我的开题得以通过,这让我的感激无以复加。在毕业论文的开题、写作与修改过程中,卢老师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获益匪浅,不胜感激。

卢老师的仁爱是我在三年生活中一点一滴中体悟出来的。我感情上受挫的时候,卢老师关心我的心理健康,宽慰我指引我走向乐观。在我毕业找工作之时,卢老师又给予我极大的帮助。由于工作机会在年前比较多,但那时我光知道忙论文,卢老师督促我找工作,并调用他的社会关系,为我找工作联系。当我看不清工作形势时,卢老师又给我打来长话,苦口婆心地分析,放下电话之际,我念及卢老师已是古稀之老人,理应颐养天年,我的事却让他百般操心,我的眼睛立刻湿润了。稍后我去本校独立学院试讲的时候,卢老师又专程坐校车颠簸到该独立学院去听我试讲……写到此处,沉吟良久,说出一句:一泓师心似玉湖。

毕业之际更感怀师恩,难舍师徒情深,三年无以为报,祈愿恩师晚年幸福平安!

(作者为浙江大学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