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Moore)Christ

溪洞碗蕨Dennstaedtia wilfordii(Moore)Christ

别名:魏氏鳞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55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黑色,疏被棕色节状长毛。叶二列疏生或近生;叶柄基部栗黑色,向上为红棕色或淡禾秆色;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6~30厘米,宽2.5~8厘米,二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2~14对,互生;一回小羽片长圆状卵形,羽状深裂或为粗锯齿状;叶薄草质,通体光滑无毛。孢子囊群近圆形,生于裂片齿凹处或前端;囊群盖浅杯形,淡绿色,口边稍呈虫蚀状。孢子成熟期7—8月。

生境:生于山地阴处石缝、水沟旁或阔叶林下。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俄罗斯、朝鲜及日本也有分布。本地产于西丰、开原、清河、铁岭、昌图。

用途:可作为假山、池边等处的造景观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