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

分叉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

别名:叉分蓼,酸不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茎叉状分枝,开展,植株外形呈球形。叶互生;叶片长圆状线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圆锥花序;苞片卵形,每苞片内具2~3朵花;花被5深裂,白色。坚果黄褐色,卵状菱形或圆菱形,具3锐棱,有光泽,长5~6毫米,超出宿存花被约1倍。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生于草原、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固定沙丘。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俄罗斯、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嫩茎可生食或炒食、蘸酱。(2)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的功效,主治大小肠积热、瘿瘤、泄热腹痛等症;根有温肾散寒、理气止痛、止泻止痢的功效,主治寒疝阴囊潮湿、胃痛、腹泻痢疾等症。(3)可作家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