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鳞扁莎Pycreus korshinskyi(Meinsh.)V.Krecz.
别名:红鳞扁莎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高5~50厘米。叶片线形,常短于秆,宽2~3毫米,上部边缘具白色透明的细刺。叶状苞片2~3枚,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缩成头状或具1~5个不等长的辐射枝;小穗长圆形或长卵形,长5~10毫米,宽约3毫米;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长约2.5毫米,背脊绿色,两侧具宽槽,边缘暗血红色或暗褐红色;柱头2个。小坚果成熟时灰褐色,倒卵形,双凸状,长约1.2毫米。花果期6—10月。



生境:生于田边、水边潮湿处。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根入药,用于治肝炎;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除湿的功效。(2)可用于水边湿地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