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别名:柴胡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茎单一或数茎,上部分枝,稍呈“之”字形曲折。茎生叶互生;茎中部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6~18毫米;茎上部叶渐小。复伞形花序多数,形成疏松的圆锥状;小伞形花序具小总苞片5枚,花5~10朵,花瓣鲜黄色,上部内折。双悬果宽椭圆形,棕色,两侧略扁,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棱狭翼状。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生于向阳山坡、路旁、草丛、林缘。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本地产于铁岭、西丰、开原、昌图、清河、调兵山。

用途:根入药,称“北柴胡”,有升阳散热、解郁疏肝的功效,主治往来寒热、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下痢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