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

山苦菜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

别名:中华苦荬菜,苦荬,中华小苦荬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5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少数簇生。基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卵状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披针形、线形或剑形,长3~12厘米,宽5~10毫米,大头羽裂、倒向羽裂、羽状浅裂或深裂、具微波状牙齿或近全缘;茎生叶2~4枚,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多少具细小牙齿。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层;舌状小花黄色、白色或淡紫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长3~4毫米,具10条被刺毛的纵肋,顶端急尖成长喙。花果期5—10月。

生境:生于山坡路旁、干草地、田边、河滩沙质地、荒地。

分布: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可作牲畜及家禽的青饲料。(2)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肠痈、痢疾、泄泻、肺热咳嗽、吐血、衄血、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