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
别名:南蛇风,大南蛇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藤本,长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灰棕色或棕褐色。单叶互生;叶片通常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3厘米,宽3~9厘米,边缘具锯齿。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5~7花;花杂性;花萼5枚;花瓣5枚,淡绿色。蒴果成熟时橙黄色,近球形,直径8~10毫米,顶部有刺尖。种子白色,有深红色肉质假种皮,椭圆状稍扁,长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生于山坡、沟谷溪旁、阔叶林边或山沟。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茎入药,茎有祛内湿、活血脉的功效,主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小儿惊风等症;叶入药,有祛内湿、解毒消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疮疡疖肿、疱疹、湿疹、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症;根入药,有祛风除湿、行气散血、消肿解表的功效,主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痈疽毒等症;果实入药,有安神镇静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症。(2)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3)可作为水土保持植物。(4)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