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艾蒿Artemisia umbrosa(Bess.)Turcz.ex DC.

野艾蒿Artemisia umbrosa(Bess.)Turcz.ex DC.

别名:荫地蒿,野艾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全株有香气。茎直立,具纵棱,分枝多。茎生叶互生;叶表面绿色,疏被蛛丝状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密绵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3厘米,宽7~8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花期枯萎;茎中部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2~3对,裂片线状披针形,长达5厘米;茎上部叶羽状全裂。头状花序狭筒形或狭筒状钟形,多数密集,排成狭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疏生蛛丝状柔毛;边花雌性,花冠狭钟形,檐部紫红色;中央花两性,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瘦果长圆形,长1~1.2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生于林缘、山坡、河岸、沟边、荒地。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叶入药,可作为“艾”的代用品,有理气血、散寒除湿、温经止痛、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子宫出血、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宫冷带下、不孕、痛经、心腹冷痛等症。(2)嫩苗作蔬菜或腌制酱菜食用。(3)鲜草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