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et Rupr.
别名:毛榛子,火榛子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3~4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小枝黄褐色,被长毛。叶互生;叶片倒卵状宽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6~12厘米,宽4~9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基部心形。雄花序2~4枚排成总状,雌花1~6枚腋生于雄花序上方。坚果卵球形,长约1.5厘米,顶端具小突尖,外面密被白色绒毛。果苞管状,密被刺毛,顶端具尖细小裂片。花期5月,果期9月。
生境:生于低山地的林内或灌丛中。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本地产于西丰、铁岭、开原、清河。
用途:(1)种仁可食或榨油。(2)种仁可入药,有益气、开胃、明目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食少疲倦。(3)蜜源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