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Ulmus pumila L.

榆树Ulmus pumila L.

别名:榆,白榆,家榆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25米。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叶互生;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3.5厘米,表面平滑无毛,背面幼时有短柔毛。花先于叶开放,在上年生枝的叶腋排成簇生状。翅果近圆形,稀倒卵状圆形,长0.8~1.7厘米,宽0.8~1.5厘米,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部,上端不接近或接近缺口。花果期4—6月。

生境:生于山麓、丘陵、山谷、川地、沙岗等处,河堤、村旁、道旁和宅旁常有栽培。

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西南。俄罗斯、蒙古和朝鲜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木材纹理直,坚实耐用,供家具、车辆、农具、器具、桥梁、建筑等用材。(2)可作为园林观赏树种或绿篱。(3)树皮内含淀粉及黏性物,磨成粉称榆皮面,掺合面粉中可食用,并为做醋原料;幼嫩翅果可鲜食或与面粉混拌蒸食。(4)枝皮纤维坚韧,可代麻制绳索、麻袋或作为人造棉与造纸的原料。(5)老果含油约25%,榨油可供医药和轻、化工业用。(6)叶可作饲料。(7)树皮、叶及翅果均入药,有安神、健脾、止渴、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小便不通、体虚浮肿、神经衰弱、失眠、痈疽、丹毒、疥癣、外伤出血、骨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