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别名:大马蓼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120厘米。茎直立,节部膨大。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表面绿色,常有新月形黑斑。圆锥花序由数个总状花序穗构成,顶生或腋生,花紧密;花被粉红色或淡绿色,常4裂。坚果黑褐色,卵圆形,扁平,长2~3毫米,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果期7—8月。
生境:生于田边、路旁、水边、荒地或沟边湿地。
分布: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蒙古、朝鲜、日本、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及欧洲各国也有分布。本地广布。



用途:(1)可作家畜饲料。(2)全草入药,有解毒消炎、开胃利尿的功效,主治咽炎、胃痛、尿路感染等症。绵毛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salicifolium Sibth.
别名:柳叶蓼
形态特征:绵毛酸模叶蓼是酸模叶蓼的变种,与酸模叶蓼的区别是叶背面密被白色绵毛。其他形态特征同酸模叶蓼。
生境:生于水边湿地、荒地。
分布:同酸模叶蓼。
用途:可作家畜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