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 Kitag.
别名:婆婆丁,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25厘米。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倒披针形,长5~20厘米,宽1.5~2厘米,羽状分裂或大头羽状分裂,基部下延至柄,呈狭翼状,带紫红色,全缘或疏具小尖齿。头状花序;外层总苞片花期反卷,披针形,背部顶端具乳头状纤毛,无角状突起;舌状花淡黄色,外层背面带黑紫色条纹。瘦果淡棕色,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上部具刺状突起,喙长约9毫米。花果期6—10月。
生境:生于路边、荒地、湿草地、河边等处。
分布:中国辽宁。本地广布。
用途:(1)嫩苗可凉拌或蘸酱生食,也可作汤、炒食或盐渍咸菜;花可生食或熟食;全株晒干可代茶饮。(2)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疔毒疮肿、乳痈、肺痈、目赤肿痛、淋巴结核、急性扁桃体炎、肝炎、胆囊炎等症。(3)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