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76:外包
管理工具 Management tool
外包指的是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将一些不太核心的工作委托其他机构帮忙处理,比如,客服外包、人力外包等。
外包是一种流行的新趋势,因为它彻底改变了生产效率的本质。你可以用外包来避免做一些单位时间价值低的工作,同时外包让你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如果获得其他资源的成本远远低于时间成本,就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去交换别人的时间。
适用场景 Applicable scene
★项目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需要专业人员与资源支持
如何使用 How to use
Tip1:考虑是否需要外包
一件事情需要找人外包,无非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搞不定,必须请人,花大价钱也得请。比如,现在的人办婚礼,婚宴外包给酒店,婚礼设计外包给婚庆公司,婚纱照直接去摄影工作室里拍,以上都是花钱买自己搞不定的服务。二是自己做不划算,不如外包。例如,耐克等公司的基本业务链完全外包,业务核心则是做营销与品牌。耐克这么做,是因为核算过成本,自己做不如外包给别人做。
Tip2:用老板的思维计算成本
如果获得其他资源的成本耗费远远低于时间成本,就可以用这种资源去交换别人的时间。
假设有一个设计师,税后月薪5000元,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8小时。按照时薪公式,他给自己计算收入时,很可能是28.4元/小时。
但是站在老板的角度,一个员工干满一年,即便用很低的成本核算,算上员工的五险一金和占用的办公资源的成本绝对不低于8000元。如果这个员工消极怠工,工作不出业绩,给团队带来负面情绪或者工作出错,成本只会更高。所以在老板眼里,按一个月8000元来计算这个员工的时薪,按同样的公式,计算结果是8000÷22÷8=45元。
由于买的是工作量,没有工作量的时候完全可以不用购买,那么按一个小时50元,找到一个靠谱的外包方,只要这个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超过50元,老板肯定是愿意考虑的。
按照这种老板思维,我们可以再计算一遍自己过去以为的时薪和真实用工成本,再想一想当把外包后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去做别的事情,赚到的回报能否超过自己的真实用工成本。如果答案是赚到了,就可以考虑外包的可能性。
注意要点 Points for attention
*需要注意的是,按老板思维计算的成本,是一件事情在市场上的真实成本。只要有机会找到低于这个真实成本的外包,就是不亏本的。普通人是打工思维,计算成本只会计算显性成本,忽略了大量隐性成本,导致在有合理的成本可以外包时,他选择了自己做,而不是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