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石流的分类
2025年09月26日
1.泥石流的分类
(1)按物质成分可以分为:
①由大量黏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②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黏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
③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2)按流域形态分为:
①标准型泥石流。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积较大,能明显的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②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有狭长条形,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
③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斗状,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3)按物质状态分类:
①黏性泥石流,含大量黏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黏性大,固体物质一般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②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2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
以上分类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冰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