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施工工艺

4.施工工艺

(1)开挖孔口。

开挖首先要进行桩孔锁口施工,桩孔锁口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并应高出地面0.2 m。

(2)绑扎护壁钢筋。

桩孔锁口钢筋护壁钢筋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人工起吊放入桩孔绑扎。为使分节施工的桩孔连成一个整体,对护壁分节处要保证钢筋搭接良好。

(3)护壁立模。

护壁钢筋完成后进行护壁立模施工,护壁模板采用钢模板,为确保桩体尺寸,必要时可将桩体长宽各加宽5 cm,同时护壁模板加固要牢固。

(4)灌注护壁混凝土。

桩孔护壁混凝土灌注之前先清除孔壁上的松动石块和浮土,使护壁混凝土紧贴岩面;护壁混凝土通常要求与桩身混凝土同标号,护壁混凝土必须捣固密实,以确保桩孔开挖施工安全。

(5)拆模施工。

待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进行拆模施工。

(6)开挖下一节。

模板拆除后即进行下一节的开挖,桩孔开挖采用八字形开挖。

(7)检查标高。

桩孔开挖完成后进行桩底标高检查,检查方法采用绳吊法,根据锁口顶面标高及桩长确定桩底标高,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必须将孔底浮渣清理干净。

(8)桩身钢筋笼。

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房将钢筋下料制作成型,待准备灌注前用钻塔三脚架与葫芦吊将钢筋笼吊人孔内,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安放至孔底,安装就位,钢筋采用搭接焊接。为保证施工中钢筋与钢筋笼不移位,沿桩身四周每2 m用4根始2钢筋笼主筋点焊牢固,支撑在护壁上。

(9)报检。

钢筋笼施工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检,检查完毕进行下一步钢筋混凝土灌注施工。

(10)灌注桩身混凝土。

在混凝土灌注前首先检查桩孔净空断面尺寸及桩身钢筋,合格后抽干孔内积水,清除孔底松渣,安好漏斗,搭接好串筒,即可灌注混凝土。灌注中串筒底至混凝土面高度保持在1 m以下,采用插入式捣固器振捣密实,每灌注50 cm厚捣固一次。在灌注第二层时,振捣器插入第一层混凝土5 cm深进行捣固,以使层与层之间混凝土振捣密实。

(11)推荐的主要施工技术参数。

①钻爆参数:

钻孔直径D=38 mm;

炮眼间距B=0.5 m;

炮眼排距β=0.4 m;

钻孔深度H=1.8~2.0 m;

堵塞长度L=0.4~0.6 m;

炸药:硝铵及乳化炸药,孔内有水时装乳化炸药,无水时装硝铵炸药。

每孔装药量:Q=K×V=K×A×B×H。式中K为单位炸药消耗量,取K=0.28~0.3 kg/m3,雷管采用脚线为3 m的非电雷管,段位选用1~9段。

②钢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水泥:选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碎石:选用20~40 mm的连续级配,其压碎值<16%。大截面桩身碎石可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80 mm的碎石。

砂:采用细度模量为2.6~3.0的中粗砂。

配合比采用水泥∶砂∶碎石=1∶2∶3.41,水灰比W/C=0.55,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30~360 kg。若采用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每方混凝土可节约水泥用量30 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