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构筑物渗漏的修补
1.常用补漏方法
(1)水泥浆堵漏法。
采用空压机或活塞泵压浆,使水泥浆自压浆管进入裂缝,水泥浆水灰比为0.6~2.0。开始注浆时,水灰比较大,而后逐渐减小。水泥浆稠度较大,流动性尚差;但结石率高,注浆效果好。压浆必须一次完成,发现水泥浆压力急剧增加,表明混凝土孔隙填满,即停止压浆,遇有地下水时,可采用快硬水,泥浆或四矾水泥浆。该法缺点是,水泥粒度较大,难以压入细缝中;水泥浆黏度较大,压入时会产生较大压力损失,灌入量与灌入深度受限制;非膨胀性水泥砂浆或水泥浆硬化时收缩会招致裂缝重现。因此,该法适用于裂缝宽度大于0.3 mm的条件下。
(2)环氧浆液补缝法。
此法是在混凝土裂缝处紧贴压嘴,采用压缩空气将环氧浆液由输浆管及压嘴压入裂缝中。环氧浆液是在环氧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增初剂、稀释剂及硬化剂制成,可通过试验决定最佳配合比。参考配方为,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甲苯∶环氧氯丙烷∶聚硫橡胶∶乙二胺=100∶10∶40∶20∶5∶10。该法的具体操作是,先将裂缝表面去污,用环氧腻子将压嘴粘贴于裂缝处。粘贴压嘴的腻子配方可采用6010号环氧树脂∶二丁酯∶二甲苯∶二胺∶滑石粉=100∶10∶25∶8∶250应当注意,环氧椠液与腻子均应在40 °C以下搅拌,并在1 h以内用毕,以防硬化。压嘴布置的间距可采用水平缝为0.2~0.3 m,垂直缝或斜缝0.3~0.4 m。在裂缝端部与交叉点处均应设置压嘴。
粘贴压嘴的操作方法是,将环氧腻子抹在压嘴底盘上(厚约1~2 mm),静置15~20 min之后,粘贴于裂缝处,且于底盘四周用腻子封住。贴压嘴后,在裂缝表面与两侧各0.1~0.2 m范围内用腻子封闭。供作封闭裂缝表面的腻子的配方可采用6010号环氧树脂∶二丁酯∶二甲苯∶乙二胺∶硅酸盐水泥∶滑石粉=100∶10∶40∶10∶350∶150。
灌浆之前须进行试气。用肥皂水涂于封闭区,通入压缩空气(0.4~0.5 MPa),检查裂缝与压嘴封闭质量。灌浆的方法是自上至下或从一端至另一端进行,其灌浆压力可视裂缝宽度、深度与环氧浆黏度等因素确定。灌浆后,还要用0.1 MPa的压缩空气通入10~15 min,灌浆即告结束。
(3)甲凝与丙凝补缝法。
甲凝的配方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对甲苯亚磺∶缺氧化钾=100 mL∶15 mL∶3g∶1.5 mL∶1.5 g∶0.5 g∶0.03 g。丙凝与甲凝均为固结性高分子化学灌浆材料。丙凝为双液,甲液配方为丙烯酰胺∶NN1-亚甲基双丙烯酰胺∶β-二甲氨基丙腈=9.5 kg∶0.5 kg∶0.8 kg,加水共得溶液50 L;乙液由过硫酸铵1.2 kg,加水共得溶液50 L。甲凝与丙凝在注入之前,应在裂缝处设置灌注口孔板,间距采用0.1~0.2 m,孔板可用环氧树脂粘贴在混凝土表面,而后封闭裂缝表面试气。
(4)渗漏严重时的修补方法。
进行钢筋混凝土永工构筑物局部补漏宜在水池贮水条件下作业。根据对局部渗漏事故的观测发现,水池贮水后第一、二天渗水甚微,第三、四天渗漏明显,第五天之后渗漏减缓。为了让水能充分渗透至混凝土内部,为使渗漏充分暴露,贮水一般不能少于2天。
(5)四矾闭水浆补漏法。
对于渗漏的处理,可先将松软部分凿净,用水冲洗干净,由于带水作业,故可采用水玻璃掺加四矾拌合水泥进行堵漏。其闭水浆的参考配合比是,水玻璃(硅酸钠)∶兰矾(硫酸铜)∶红矾(重铬酸钾)∶明矾(硫酸铝钾)∶青矶(硫酸亚铁)∶水=400∶1∶1∶1∶1∶60 (重量比)然后用环氧树脂填实,外留10~20 mm,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
(6)凿槽嵌铅修补法。
对渗漏较严重的处理,可推荐采用凿槽嵌铅修补法。该法是在池内贮水条件下,于壁板外壁面着手修补,即于池外壁渗漏处沿着裂缝凿槽,剔去混凝土表面毛刺,修理平整,槽内用清水洗净,必要时用丙酮将槽口擦洗一遍,然后用錾子及榔头锤打填入槽内的铅块,使铅块紧密嵌实于槽内。由于铅具有塑性强,易软化的特性,嵌入的铅固结性甚强。此法一经采用,其防漏寿命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