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操作要点

3.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

①熟悉设计文件。

对抗滑桩设计文件进行审核,主要审核设计工程数量、桩顶高程、桩长、钢筋布置及平面位置是否合理等内容,若设计工程数量有误或抗滑桩平面布置与实地不一致时,应及时与设计院联系进行变更设计处理。

②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储存、堆放。

根据抗滑桩设计文件,对抗滑桩工程所需的原材料(钢材、水泥、砂、碎石等)进行调查及选择,所有原材料必须满足设计文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件的要求,同时根据施工工期要求及设计工程数量合理确定材料的库存量。砂、碎石、水泥的堆放需要满足安全标准工地及文明施工要求。

③原材料的试验及配合比的选定。

抗滑桩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必须进行试验及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使用,同时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混凝土的标号做好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设置混凝土拌和站混凝土拌和机采用500型强制搅拌机,集中拌制混凝土,采用罐车进行运输

④桩孔照明友通风设施。

桩孔照明采用36 V低压照明,为保证用电安全,在灯袍外设置钢丝网护照。当抗滑桩深度超过10 m时,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向桩孔通风,根据桩孔设计深度选择不同功率的鼓风机进行通风,并随时检测孔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如有超标,则暂停施工。

(2)模板制作及钢筋加工。

抗滑桩护壁模板采用钢模板,钢筋加工在加工房内进行,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

(3)测量放线。

施工前对抗滑桩进行准确测量放线,并设置护桩,以便在桩孔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校核。

(4)位移观测。

为观测滑坡位移情况,在桩体及桩外设置观测点,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