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凿井机械与钻进
1.冲击钻进
冲击钻进的工作原理是靠冲击钻头直接冲碎岩石形成井孔。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绳索式冲击钻机。
它适用于松散石砾层与半岩层,较钻杆式冲击钻机轻便。目前采用的多为CZ-20型和CZ-22型,其冲程为0.45~1.0 m,每分钟冲击40~50次。
(2)钻杆式冲击钻机。
它由发动机供给动力,通过传动机构提升钻具作上下冲击。一般机架高度为15~20 m,钻头上举高度为0.50~0.75 m,每分钟冲击40~60次。冲击钻机的常用钻头有一字、工字、十字、角锥等几种形式,应根据所钻地层的性质和深度选择使用。
下钻时,先将钻具垂吊稳定后,再导正下入井孔。当钻具全部下入井孔后,盖好井盖,使钢丝绳置于井盖中间的绳孔中,并在地面设置标志,用交线法测定钢丝绳位。钻进时,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冲程、冲击次数等钻进参数:地层越硬,钻头底刃单位长度所需重量越大,冲程越高,所需冲击次数越少。钻进时,把闸者须根据扶绳者要求进行松绳,并根据地层的变化情况适当掌握,应勤松绳,少松绳,不应操之过急。扶绳者必须随时判断钻头在井底的情况(包括转动和钻头是否到底等)和地层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分析处理。钻进时,根据所钻岩层情况,及时清理井孔。冲击钻进多用掏泥筒进行清孔。
此外,还可采用把钻进和掏取岩屑两个工序合二为一的抽筒钻进,钻进过程中,应及时采取土样,并随时检查孔内泥浆搏量。
2.回转钻进
回转钻机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钻机旋转,同时使钻具在地层上具有相当压力,而使钻具慢慢切碎岩层,形成井孔。其优点是钻进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并适用于坚硬的岩层钻进;缺点是设备比较复杂。国产大口径回转钻机有红星-300型、红星-400型和SPJ-300型等。回转钻机的常用钻头类型有:蛇形、勺形、鱼尾、齿轮钻头等。
开钻前,应检查钻具,发现脱焊、裂口、严重磨损时,应及时焊补或更换。水龙头与高压胶管连接处应系牢。每次开钻前,应先将钻具提离井底,开动泥浆栗,待冲洗液流畅后,再慢速回转至孔底,然后开始正常钻进。钻进开始深度不超过15 m时,不得加压,转速要慢,以免出现孔斜。在黏土层中钻进时,可采用稀泥浆,大泵量,并适当控制压力。在砂类地层中钻进时,宜采用较大泵量、较小钻压、中等转速,并经常清除泥浆中的砂。在卵石、砾石层中钻进时,应轻压慢转并附助使用提取卵石、砾石的沉淀管或其他装置。操作人员应根据地层变化情况调整操作。地层由软变硬,应少进轻压;由硬变软时,应将钻头上提,然后徐徐下放钻具再钻进,并及时取样。此外,还应常注意返出泥浆颜色及带出泥沙的特性,检查井孔圆直度,据此调整泥浆指标及采取相应措施。
3.锅锥钻进
锅锥是人力与动力相配合的一种半机械化回转式钻机。这种钻机制作与修理都较容易,取材方便;耗费动力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开孔口径大,安装砾石水泥管、砖管、陶土管等井管方便,钻进成本较低。锅锥钻进适用于松散的冲积层,如亚砂土、亚黏土、黏土、砂层、砾石层及小卵石层等中钻进、效率较高。用于大卵石层中钻进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各类基层岩。锅锥钻进的开孔占径取决于锅锥钻头的直径,一般为550~1 100 mm。钻进深度一般取决于采取含水层的深度和机械的凿掘能力。机械的凿掘能力为50~100 m。钻进速度因岩层的软硬和钻进深度而不同,一般在松散岩层,每下一次能钻进100~30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