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施工工艺
(1)坡面清理。
按照设计边坡坡率逐段进行检查,对坡面不顺及局部有凸出部分要进行凿除、平整,并将坡面及坡顶松散石块清除干净。
(2)支架搭设。
根据锚杆的长度设置足够宽度的脚手支架,确保钻孔及注浆的顺利进行,支架搭设要做到稳定、牢固。
(3)锚杆及排水管成孔。
锚杆采用锚杆钻机钻孔。锚杆轴线在非顺层地段处与坡面垂直,在顺层地段与坡面大角度相交。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 min,防止孔底尖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渣及水体黏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 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体的黏结强度。钻孔要符合以下要求:钻孔圆而直,钻孔方向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质量和锚杆材料质量是锚杆施工质量的关键。
(4)锚杆注浆。
孔深、孔径验收合格后灌注水泥砂浆,砂浆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要在初凝前用完。砂浆质量是确保黏结力和锚固力的核心,必须高度重视。
骨架开槽因基坑断面较小,深度只有30 cm左右,无法采用机械开挖,一般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进行,开挖时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的位置进行,并不得出现超挖或欠挖。
(5)钢筋绑扎。
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5倍钢筋直径并不小于50 cm。锚杆外露部分与骨架钢筋的单面焊接长度必须保证10 d的要求,如锚杆钢筋与骨架主筋错位时,可局部调整骨架主筋的位置。
(6)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吊车吊装人模,使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必须自边坡由下向上进行,以保证混凝土更易成型。混凝土的浇注,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加强振捣,保证质量。
(7)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12~24 h后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