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凿井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井孔坍塌
(1)预防
施工中应注意根据土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泥聚指标,或保持高压水护孔;做好护口管外封闭,以防泥浆在护口管内外串通;特殊岩层钻进时须储备大量泥浆,准备一定数量的套管;停工期间每4~8 h搅动或循环孔内泥浆一次,发现漏浆及时补充;在修孔、扩孔时,应加大泥浆的比重和黏度。
(2)处理。
发现井孔坍塌时,应立即提出钻具,以防埋钻。并摸清塌孔深度、位置、淤塞深度等情况,再行处理。如井孔下部坍塌,应及时填入大量黏土,将已塌部分全部填实,加大泥浆比重,按一般钻进方法重新钻进。
2.井孔弯曲
(1)预防。
钻机安装平稳,钻杆不弯曲;保持顶滑轮、转盘与井口中心在同一垂线上;变径钻进时,要有导向装置;定期观测,及早发现。
(2)处理。
冲击钻进时可以采用补焊钻头,适当修孔或扩孔来纠斜。当井孔弯曲较大时,可在近斜孔段回填土,然后重新钻进。
回转钻进纠斜可以采用扶正器法或扩孔法。在基岩层钻进时,可在粗径钻具上加扶正器,把钻头提到不斜的位置,然后采用吊打、轻压、慢钻速钻进。在松散层钻进时,可选用稍大的钻头,低压力、慢进尺、自上而下扩孔。另外,还可采用灌注水泥法和爆破法等。
3.卡钻
(1)预防。
钻头必须合乎规格;及时修孔;使用适宜的泥浆保持孔壁稳定;在松软地层钻进时不得进尺过快。
(2)处理。
在冲击钻进中,出现上卡,可将冲击钢丝绳稍稍绷紧,再用掏泥筒钢丝绳带动捣击器沿冲击钢丝绳将捣击器降至钻具处,慢慢进行冲击,待钻具略有转动,再慢慢上提。出现下卡可将冲击钢丝绳绷紧,用力摇晃或用千斤顶、杠杆等设备上提。出现坠落石块或杂物卡钻,应设法使钻具向井孔下部移动,使钻头离开坠落物,再慢慢提升钻具。
在回转钻进中,出现螺旋体卡钻,可先迫使钻具降至原来位置,然后回转钻具,边转边提,直到将钻具提出,再用大“钻耳”的鱼尾钻头或三翼刮刀钻头修理井孔。当出现掉块、探头石卡钻或岩屑沉淀卡钻时,应设法循环泥浆,再用千斤顶、卷扬机提升,使钻具上下窜动,然后边回转边提升使钻具捞出。较严重的卡钻,可用振动方法解除。
4.钻具折断或脱落
(1)预防。
合理选用钻具,并仔细检查其质量;钻进时保持孔壁圆滑、孔底平整,’以消除钻具所承受的额外应力;卡钻时,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提升,避免强行提升;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用转速、钻压等钻进参数。
(2)处理。
钻具折断或脱落后,应首先了解情况,如孔内有无坍塌淤塞情况;钻具在孔内的位置、钻具上断的接头及钻具扳手的平面尺度等。了解情况常采用孔内打印的方法。钻具脱落于井孔,应采用扶钩先将脱落钻具扶正,然后立即打捞。打捞钻具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套筒打捞法、捞钩打捞法和钢丝绳套打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