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

10.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

(1)设置专职安全员,必须逐孔全面检查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安全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上得到落实。

(2)孔桩开挖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巡视各挖桩孔的施工情况,严格做好安全监护。

(3)孔桩开挖应交错进行。桩孔成型后即时报检浇注桩身混凝土,正在浇注混凝土的孔,10 m半径内的其他桩孔下严禁有人作业。

(4)挖孔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简单机械和吊装等安全培训考核;每孔作业人员应不少于三人;作业人员应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按规定作业。

(5)挖孔、起吊、护壁、余渣运输等所使用的一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含防毒面具)、工具、配件、材料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必须经常检查,做好管、用、养、修、换,确保完好率和使用安全度。

(6)每次下孔作业前必须先通风,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继续通风。为确保通风和连续性生产,挖桩施工必须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

(7)孔下作业必须在交接班前或终止当天当班作业时,用手钻或不小于φ16的钢钎对孔下作不少于3点的品字侦探。正常作业时,应每挖深50 cm左右就对孔下作一次勘钎,确定无异常时,才继续下挖,发现异常,即时报告。

(8)为预防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等,必须对孔内气体抽样检测,凡一次检测有毒含量超过容许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除毒。

(9)桩孔护壁后,在无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条件下,严禁破混凝土壁修孔;基岩部分需爆破时,必须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孔内爆破时,现场其他孔下人员必须全部从桩孔内撤离;在孔内人工凿岩要有防尘措施。

(10)挖孔深度超过操作人员高度时,及时在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圆平护板(网)。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人员应壁于护板(网)下、护板(网)位置应随孔深增加,往作业面下引。在孔内上下递物和工具时,严禁抛掷和下掉,必须严格用吊索系牢。

(11)成孔或作业下班后,必须在孔的周围设不低于80 cm高的护栏或盖孔口板。

(12)下孔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安全带扣绳由孔上人员负责随作业面往下松长。上、下孔必须使用软爬梯、严禁用手脚爬踩孔壁或乘吊渣上下。

(13)孔上与孔内人员必须随时保持有效的联系,应采用有线或无线对讲机、步话机等良好的通信设备,或其他可靠的联络通信办法。

(14)电工必须持证;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三种安全保护;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作业面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36 V以下的安全电压。

(15)工作人员上下桩孔所使用的电葫芦、吊笼必须是合格的机械设备,同时应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以防突然停电。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工作人员或脚踩护壁凹凸处上下桩。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上班前、下班后均应专人严格检查并且每天加足滑油,保证开关灵活、准确,链无损,有保险扣且不打死结,钢丝绳无断丝。支承架应加固稳定,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起吊能力。桩孔内必须放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作应急之备用。

(16)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走,孔口四周2 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机动车辆通行时,应做出预防措施或暂停孔内作业,以防挤压塌孔。

(17)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 m时,每天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一般宜用仪器检测,也可用简易办法,如在鸟笼内放置鸽子,吊放至桩孔底,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0 min,经检查鸽子生态正常,方可下孔作业。

(18)每天开工,应将桩孔内的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或大风扇向孔内送风5 min,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孔深超过10 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 L/s,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

(19)挖孔抽水时,须在作业人员上地面后进行,抽水后检查断开电源才准下孔。

(20)挖孔、护壁、浇注桩心过程中如遇意外,亟须进行安全抢救或技术处理时,必须严密急救组织工作,要有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恶化。

(21)弃土场要设置挡渣墙,及时做好边坡的加固。

(22)孔弃土不得堵塞河道、沟渠及原排水系统。

(23)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整洁,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