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施工前的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2)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预算,建立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网络计划。为了使工程进度快,质量好,成本低,事先必须编制施工计划,部署全部施工活动,以达到施工工序合理,施工方法和技术先进,施工机具、劳动组织合理,各方面协作配合。
2.施工现场准备
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材料、机械的需用量计划,组织材料、构(配)件、施工机具的进场。
(1)生产与生活临时建筑设施准备就绪。
(2)施工便道能保证全天候通车,砂石及各种材料顺利进场。
(3)水、电源:与现有变压器接驳,或自行建设供水、供电设施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用电需要。
3.物资准备
(1)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结果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材料的需用量计划和构(配)件及制品的加工、定制计划,并进行洽谈和订购。
(2)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并对所需机具进行维修、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
4.劳动组织准备
(1)建立施工项目部领导机构。
(2)建立精干的作业队(班组)。
(3)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各项工作都应以书面形式详细交底,必要时还需进行现场示范。
(4)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同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持证上岗。
5.制度建设
(1)项目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达项目管理目标(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科技进步),制定项目管理措施。
(2)加强本施工项目内部的制度建设,在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合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目标、方针,落实量化管理措施,签订责任合同书,实行质量、安全行为个人负责制。
6.现场布置
(1)场内外交通。
有乡村公路通至场地施工现场,在泥石流施工过程中有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修建临时便道。
(2)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施工布置应以少占地、尽量减少对边坡扰动及对河沟(排水沟)排水带来不利影响、便于施工和管理为原则。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办公区租用当地民房。由于施工场地呈线状,且其他部分场地同时亦将进行施工,不可能在施工现场周围堆放施工用料及加工,在相对安全位置修建料场。
(3)施工用水、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