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 混凝土工程

4.1.6 混凝土工程

拦挡坝工程涉及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一般工艺如图4.1所示。

1.仓面清理

混凝土浇筑前,先清除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并用压力水将基岩面或老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施工缝采用人工凿毛,清除缝面上所有浮浆,松散物料及污染体,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持清洁、湿润。

2.测量放线

基面处理合格后,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进行测量放线检查规格,将建筑物体型的控制点线放在明显地方,并在方便度量的地方给出高程点,并做好标记。

图4.1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3.立模、校模

模板采用双排钢管支撑,内表面应光洁、平整,并应上油或刷脱模剂,尺寸准确,支撑牢固,严禁胀模变形。

各种特殊要求的模板均在模板加工厂制作,现场进行组装,利用塔机或汽车吊配合就位,千斤顶微调到准确位置,拉杆固定(或对拉)。小钢模在现场架立,扣件连接,钢管纵、横向背牢,拉杆固定,仓内设对撑,随浇筑混凝土上升时拆除。组合钢模板的围囹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防止模板变形过大影响建筑物结构尺寸及外观质量。

4.清仓验收

清理仓号内的杂物、排除积水,将待浇面洒水湿润,同时提交有关验收资料进行仓位验收。混凝土浇筑前,检查脚手架、安全护栏等。

5.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由本标段设置的拌和站按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程序和混凝土配料单进行统一拌制,并在出机口和浇筑现场进行混凝土取样试验;各种不同类型结构物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选定,并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浇筑部位、混凝土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等,选用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

6.混凝土浇筑

浇筑仓号首先由作业班组进行初检,提供原始资料,由质安部门进行复检,最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检。仓面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基岩面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将层面松散物及积水清除干净后均匀铺设一层2~3 cm水泥砂浆,砂浆标号比同部位混凝土标号高一级,并保证混凝土与基岩面结合良好。仓号内注意薄层平铺,特别是边墙一定要对称下料,防止使模板整体变形;认真平仓,防止骨料分离;注意层间结合,加强振捣,确保连续浇筑,防止出现冷缝;浇筑过程中模板工要加强巡视维护,异常情况及时汇报,研究后及时处理。

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12 h,洒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一般为14(见表4.1),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表4.1 混凝土养护期时间

8.拆模、修补

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图纸要求及规范规定后,方可拆出模板。拆模后若发现混凝土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进行修补。对不同的混凝土缺陷,按相应的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9.注意事项

(1)混凝土在拌和站内搅拌,采用机械振捣直至不下沉、表面无气泡返出为止。振捣时振动棒不能碰撞钢筋,不能靠近模板。

(2)灌注混凝土不得直接倾倒,通过串筒或梭槽入模以免离析,须使混凝土能进入模板每个角落,包裹钢筋,同时应保证墙体混凝土表面平整。使用插入式振捣棒震动时,先从周边开始,间隔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不得跳花进行,振捣时以鼓出气泡很少为佳,不得漏振,重振和过振。

(3)在浇注混凝土前和作业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架是否变形,并能及时校正。

(4)在浇注混凝土终凝约12小时后注意养护,头7天尤为重要,昼夜须有专人负责,用麻袋或草袋覆盖,保持潮湿。

(5)模板配钢管支撑,混凝土浇筑完后,待标号达到 70%以上才能拆除模板,拆除时按顺序拆除,保持混凝土棱角完好,拆除的模板及时清洗,同时在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涂脱模剂,便于拆除,拆模板后如发现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整,蜂窝或空洞,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将拟采用的补救办法报请工程师批准,不得自行盲目处理和隐瞒事实真相。

10.浆砌工程

本治理工程设置在边坡工程中坡顶的截、排水沟工程中有M10浆砌块石工程,在泥石流治理工程中有M10砂浆抹面。浆砌块石施工工艺如下:

(1)石料的选用。

砌石体的石料应选用材质坚实,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国家施工规范要求。

(2)浆砌石体砌筑。

①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表面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体表面湿润。

②浆砌石施工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砌筑应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 cm厚的稠砂浆,然后安放石块。

③砌筑程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

④角石用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开头,在选石与砌筑时须加倍注意,要选择比较方正的石块,先行试放,必要时须稍加修凿,然后铺灰安砌,角石的位置砌筑方法必须准确,角石砌好后,就可把样线挂到角石上。面石可选用长短不等的石块,以便与腹石交错衔接。

⑤面石的外露面应比较平整,厚度略同角石。砌筑面石也要先行试放和修凿,然后铺好砂浆,将石翻回座砌,并使灰浆挤紧。

⑥腹石可用较小的石块分层填筑,填筑前先铺坐浆。放填第一层腹石时,须大面向下放稳,尽量使石缝间隙最小,再用灰浆填满空隙的1/3~1/2,并放入合适的石片,用锤轻轻敲击,使石块挤入灰缝中。

⑦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每砌3~4匹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要求平整、稳定、密实、错缝、内外搭接,且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 cm。必要时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块石、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有空缝,砌缝一般宽2~3.5 cm,严禁石块间直接接触。

(3)勾缝。

勾缝应在砌筑施工24 h以后进行,先将缝内深度不小于2倍缝宽的砂浆刮去,用水将缝内冲洗干净,再用标号较高的砂浆进行填缝,要求勾缝砂浆采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其灰砂比控制在1∶1~1∶2之间。勾缝应保持块石砌合的自然接缝,严禁勾假缝,凸缝。力求美观、匀称,块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黏附的砂浆清理干净。

(4)浆砌石体养护。

砌体完成后,须用麻袋或草袋覆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潮湿。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5~7 d,冬季期间不再洒水,而应用麻袋覆盖保温。在砌体未达到要求的强度之前,不得在其上任意堆放重物或修凿石块,以免砌体受震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