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系统的构造

6.5.2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系统的构造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现已广泛采用了定型木模板、木制和钢制定型模板,以及与之配套的体系。通常是预先加工成元件,在施工现场拼装。现结合工地上常见的一些结构物支设模板系统的构造介绍如下。

1.基础的模板支设

基础的特点是高度木太,但体积一般:较大。当土质较好,基础的模板可利用地基或基坑进行支撑,其最下一级可不支,模板而在原槽内灌筑。阶梯形基础支设模板要保证上下层不发生相对移动。

2.柱模板的支设

柱子的特点是断面尺寸不大而比较高,其模板构造和安装主要考虑须保证垂直度及抵抗混凝土的水平侧压力;此外,也还要考虑便灌筑混凝土和钢筋绑扎等。

木模一般用两块长柱头板加两面门子板,或四面均用柱头板。为了抵抗混凝土侧压力,在柱模外面每隔50~100 cm;加柱箍。钢模板已大量用于矩形柱的施工,尤其是组合式定型钢模。柱子的四面边长均按设计宽度由钢平模拼装,四角采用连接角模或阳角模板,上下左右均用U型卡(或拉紧螺栓)连接。提升模板由四块贴面模板用螺栓连接而成。使用时将四块贴面模板组成柱的断面尺寸,安装在小方盘上,四根柱子组成一组,校正固定用木料搭牢,每次浇筑混凝土为1节模板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不致因拆模而损坏表面及棱角时即可拆模。拆除时松动两对角螺栓即可使模板脱开,然后用人工或提升架提升模板到上一段,其下口与已浇捣混凝土搭接30 cm,拧紧螺栓并校正固定,继续浇筑上段混凝土。此种模板对柱面宽为30~80 cm的矩形柱,高度4 m以内是适用的。

3.冠梁模板的支设

梁模板是由底板加两侧板组成,一般有矩形梁、T形梁、花篮梁及圈梁等模板。梁底均有支承系统,采用支柱(琵琶撑)或桁架支模。

4.墙体模板

墙体模板一般由侧板、立档、横档、斜撑和水平撑组成。为了保持墙的厚度,墙板内加撑头。防水混凝土墙则加有止水板的撑头或采用临时撑头,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逐层逐根取出。在混凝土墙体较多的工程中,宜采用定型模板施工以利多次周转使用。

5.水池定型组合钢模板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中,已推广使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如SZ系列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由钢模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组装后的池壁模板,板的侧压力主要靠对拉螺栓承担池壁支模采用的花梁和连接件,池顶浇筑混凝土模板的支设,支撑结构采用桁架梁及支撑杆件。支撑杆件包括立柱和斜杆两部分。立柱为φ8×3.5钢管长度有3 m、1.5 m、1 m、0.5 m四种规格。立柱上部焊有卡板,为连接横杆用,上端铆438 mm插头,为纵向连接用。斜杆的截面尺寸同立柱,轴距长度有3.1 m、2.5 m、2 m三种规格,两端铆有万向挂钩,可与立柱任一部位扣接,最后用螺栓拧紧。

6.拉模

大型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可在沟槽内利用拉模进行混凝土浇筑。拉模分为内模和外模两部分。内模是根据管径、一次浇筑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采用钢模和型钢连接而成。一般内模由三块拼板组成,各拼板间由花篮螺栓固定,脱模时将花篮螺栓收缩后,使板面与浇筑的混凝土脱离。外模为一列车式桁架,浇筑混凝土时,在操作中台上从外模上部的缺口将其灌入。浇筑时可采用附着式及插入式震动器。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已松动的内模由沟槽内的卷扬机拉到另筋架设完成后,将外模移位至下一段,继续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