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 洗井、抽水试验与验收

6.3.4 洗井、抽水试验与验收

1.洗井

洗井是为了清除在钻进过程中孔内岩屑和泥浆对含水层的堵塞,同时排出滤水管周围含水层中的细颗粒,以疏通含水层,借以增大滤水管周围的渗透性能,减小进水阻力,延长使用寿命。洗井必须在下管、填砾、封井后立即进行。否则将会造成孔壁泥皮固结,造成洗井困难,有时甚至失败。

洗井方法应根据含水层特性、管井结构和钻探工艺等因素确定。

(1)活塞洗井。

活塞洗井是靠活塞在孔内上下往复运动,产生抽压作用,将含水层中的细砂及泥浆液抽出而达到疏通含水层的目的。洗井的顺序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活塞不宜在井内久停,以防因细砂进入而淤堵活塞。操作时要防止活塞与井管相撞,提升活塞速度控制在0.5~1.0 m/s。此外应当掌握好洗井的持续时间。这种方法适用于松散井孔,井管强度允许,管井深度不太大的情况。

(2)压缩空气洗井。

采用空压机作动力,接入风管,在井管中吹洗。此法适用于粗砂、卵石层中管井的冲洗。由于耗费动力费用大,一般常和活塞洗井结合使用。

(3)水泵和泥浆泵洗井。

在不适宜压缩空气洗井的情况下,可用水泵或泥浆泵洗井。这种方法洗井时间较长,也常与活塞洗井交替使用。泥浆泵结合活塞洗井适用于各种含水层和不同规格的管井。

(4)化学洗井

化学洗井主要用于泥浆钻孔。洗井前首先配制适量的焦磷酸钠溶液(重量配比为水∶焦磷酸钠=100∶0.6~0.8),待砾料填完后,用泥浆泵向井内灌入该溶液,先管外,后管内,最后向管外填入止水物和回填物至井口,静止5~6 h,即可用其他方法洗井。此法对溶解泥皮、稀释泥浆、洗除泥浆对含水层的封闭,均有明显的效果。此外,还有二氧化碳洗井法、高速水喷射洗井法等,也可在一定条件下使用。

2.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的目的在于正确评定单井或井群的出水量和水质,为设计施工及运行提供依据。

抽水试验前应完成如下准备工作:选用适宜的抽水设备并做好安装;检查固定点标高,以便准确测定井的动水位和静水位;校正水位测定仪器及温度计的误差;开挖排水设施等。

试验中水位下降次数一般为三次,最低不少于两次。要求绘制正确的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值(Q-s)关系曲线和单位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值(q-s)关系曲线,借以检查抽水试验是否正确。

表6.7 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与土壤的透水性有关。

抽水试验的最大出水量,最好能大于该井将来生产中的出水量,如限于设备条件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亦应不小于,生产出水量的75%。三次抽降中的水位下降值分别为S3/3,2S3/3,S3且各次水位抽降差和最小一次抽降值最好大于1 m。

另外,抽水试验中还应做好水质、水位恢复时间间隔等各项观测工作。

3.管井的验收

二管井验交时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管井柱状图、颗粒分析资料、抽水试验资料、水质分析资料及施工说明等。

管井竣工后应在现场按下列质量标准验收:

(1)管井的单位出水量设计值基本相符。管井揭露的含水层与设计依据不符时,可按实际抽水量验收。

(2)管井抽水稳定后,井水含砂量不得超过二百万分之一(体积比)。

(3)超污染指标的含水层应严密封闭。

(4)井内沉淀物的高度不得大于井深的0.5%。

(5)井身直径不得小于设计直径20 mm,井深偏差不得超过设计井深的±0.2%。

(6)井管应安装在井的中心,上口保持水平。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0.2%,过滤器安装位置偏差,上下不超过30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