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的质量保证
(1)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2)砖砌体砌筑之前,应对干砖浇水润湿,含水率宜控制在10%~15%内
(3)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如遇水泥标号不明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等情况,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
(4)砂浆所用的砂,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且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同时应控制含泥量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5)砌筑用的砂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种类与强度等级,且应满足保水性和稠度的要求。砂浆强度出现变异情况时应检查:
①水泥及砂子是否合格。
②投料计量是否正确,搅拌是否均匀。
③试块制作是否正确。
(6)保证砌筑砂浆的和易性,要注意:
①注意选择合理的砂子粒径。
②不宜选用高标号水泥配置低强度等级的砂浆。
③砂浆出料要事先有计划,做到随拌随用。
④搅拌好的砂浆存放时间不得超过所用水泥的初凝时间。
⑤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时,在使用时应重放水泥经搅拌后才能使用。
⑥砂浆中可适量掺入微沫剂或粉煤灰,以改善其和易性。
(7)保证砂浆的饱满度应注意:
①改善砂浆的和易性,确保砌筑砂浆的饱满。
②反对铺灰过长的盲目操作。
③改进砌筑方法,取消推尺铺灰砌筑。
(8)保证组砌的合理性:
①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应根据所在部位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而定。
②砖柱的组砌,应根据砖柱截面和实际情况通盘考虑,严禁采用包心砌法。
③砖柱横、竖向灰缝的砂浆必须饱满,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的强度。
④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外皮砖最多隔三皮就应有一层丁砖拉结。
(9)避免游丁走缝的措施有:
①砌清水墙之前应统一摆砖,并对现场砖的尺寸进行实测,以便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的宽度。
②游丁走缝主要是由于丁砖游动引起的,因此在砌筑时必须强调丁砖压中,即丁砖的中线
③线与下层砖的中线重合。砌大面积清水墙时,在开始砌筑的几层中,沿墙角1 m处,用线锤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以至少保持一步架高度有准确的垂直度。
④檐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在竖缝处弹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锤引测。当砌到一定高度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