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其实直到离开岱山,我也不知道岱山群岛上的哪一座山叫岱山,或许这里的每一座山都叫岱山呢!
岱山之名的来历,诗人谷频说来源于被称为“岱宗”的泰山。我不知道远在山东的齐鲁名山和汪洋里一群小岛如何扯上关系,但《现代汉语词典》里对“岱”字的解释除了作为姓氏外只有一个:“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如此看来,岱山就是“海上的泰山”咯。泰山在五岳当中不是最高的山,但名气可是最大的。岱山在国内的海岛中排名第五,虽不是最大,但一定是藏了名扬四海的雄心的。古人对地域的命名,显然不是轻率的,这里面一定有这样那样的渊源,只是时光久远,这些故事都散佚在民间了。
还有一说,岱山古时又叫蓬莱山。相传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率领童男童女和百工数千人,分乘几十艘大木船,从慈溪达蓬山出发驶向东海,寻找仙人居住的瀛洲、方丈、蓬莱三神山。经过十几个昼夜的艰苦航行,徐福的船队终于在一处海湾的东北角靠岸。据考证,徐福要寻找的三神山之一的蓬莱山,就是今天舟山群岛的岱山岛。
对于这个说法,我倒是颇有几分认同。世间多有传说徐福最后到了日本,并以日本各地有不少徐福寺且有专门节日祭祀徐福为证。我不是历史学家,无意做这方面的研究。且不说那时国人的航海技术能否轻易抵达那个岛国,如若不是万不得已,有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漂洋过海?那一定是一次绝望的航行,况且还要带着童男童女和百工,那是去赴死,而绝不是求生!这样的传说,究竟是被谁误读了呢?
联想到岱山的方言,我这个东北人连一句都听不懂。置身于他们当中,简直就是身在异国他乡的感觉。我更愿意把岱山人当作徐福的后裔,他们智慧善良、心灵手巧,男的帅气,女的漂亮,冥冥中似乎还有一些神秘。他们过着幸福自足的生活,不事张扬,安分守己,诗书传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才是背井离乡的徐福们需要传达给邻邦乃至世界的!
记得在鹿栏晴沙景区海边的小山包上,一根金光灿灿的“定海神针”赫然矗立。我想,徐福就是岱山的定海神针,世世代代,护佑着岛上风调雨顺,衣食无忧,尽享大海的供给和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