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教官给我安排的模拟飞行时间是三小时。他补充说:“你自己还可以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加厚’练习。”说罢,把飞机模拟器练习室的门钥匙递给了我。

当我第一次跨进那架没有机翼、没有尾翼,甚至没有机头的“飞机”时,心情还是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毕竟这家伙是个“活物”,而且不用像在飞机座舱里那样,担心触动那些红色设备。在模拟器上练习飞行,谁都可能遇到“机毁人亡”的灾难,只要重新启动一次,又可重返蓝天。那些从座舱图上“走”下来的各种仪表、信号灯,不仅能发出逼真的工作声音,还会“挤眉弄眼”地与我进行交流。这架永远也飞离不开地面的模拟器,座舱设备和飞机上的完全相同。只是,它的“飞行”是靠电动的。

在模拟器座舱后方,有一个开放式座舱,这两套指示系统是联动关系。座舱里的飞行员若操纵飞机上升,前后舱两个仪表就都指示上升,且数据分毫不差。后方仪表板前还放了一把折叠椅,是专供教官观察前舱飞行员的飞行情况的。此刻,丁教官就坐在后方的椅子上,观看我的一举一动。

我像真实飞行一样,按照程序逐一检查相关设备。检查座舱设备分为:进入座舱前检查、进入座舱后检查、开车前检查、滑出前检查、起飞前检查。飞行员每个阶段检查设备的内容都不一样,各有侧重。比如,滑出前检查是“四、四、四”检查法,即座舱左侧检查四项,前方检查四项,右侧检查四项,这十二项内容中若有任何一项不在规定状态,就不允许滑出。

发动机的轰鸣声是模拟出来的,目的是让飞行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飞机开车成功,一切检查完毕,我报告:“○○二请示滑出!”我松开右手紧握的刹车手柄,加油门至转速每分钟七千转,使发动机增至规定的转速,可是飞机却并未向前滑动。我继续加大油门,发动机发出“嗷嗷”的尖啸声,飞机,仍然纹丝不动。

丁教官在后边发话了:“○○二,检查应急刹车手柄位置!”我在“四、四、四”检查时看过一眼应急刹车手柄,没发现异常。我迅速找到位于中央仪表板上方的应急刹车手柄,发现此时它果然在“拉出”位置。当我用力“推回”这个红色手柄时,飞机“噌”的一下子蹿了出去。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应急刹车手柄被丁教官放置在了“工作状态”,尽管我松开正常刹车手柄,但机轮仍处在应急刹车控制下,飞机当然就不能滑出去。我明白了丁教官的意图,他设下的这个“陷阱”,是在考验我能否及时发现情况,准确判明原因,果断处置。

飞机歪歪斜斜地在跑道上奔跑,不断出现偏转,我左右蹬舵不停地点刹车修正方向。一眨眼工夫,飞机滑跑速度迅速增加到每小时二百三十千米,我急忙模拟转移视线到机头正前方,看好风挡与天地线关系位置,向后拉动驾驶杆,飞机的前轮“呼”地抬了起来。直到飞机起飞后收起起落架上升高度到一百米以上,我才稍稍喘了一口气。

但刚才起飞抬前轮时的异常情况,委实把我吓了一跳。我没想到模拟器的电动操纵这么灵敏,“呼”的一声就把“机头”翘了起来!幸好我及时向前推了一下驾驶杆,稳住飞机上仰的惯性,不然就造成了“小速度离陆”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