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一次座舱实习,我就捅了个大娄子。
座舱实习前,因有了默画座舱图的基础,我已对座舱里的二百多个电门、开关、把手、按钮、仪表、信号……背得滚瓜烂熟,且随手就能指出它们分布在座舱里的位置。丁教官为让我牢记这些座舱设备的相互关联,还帮我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口诀。比如,座舱右侧玻璃盒里有上下两排电门,功能复杂,名字古怪,可丁教官用一句话就能说出上排五个电门的名称,而且顺序不会颠倒。这句口诀叫:“一灯二臂三爆四投五应急。”如果把它们的名字展开来说,仅“一灯”就包括“着陆灯、滑行灯及起落架放下标志灯”,而“五应急”则包括“应急投弹、投副油箱、投火箭发射器”。这两个电门若忘记打开,上述设备就全部“闹罢工”。
“歼击机的座舱空间都很狭窄,如果不把这些设备合并在一起,而是一项任务设立一个工作岗位,要占据座舱不少的位置,那样座舱内将会更加拥挤不堪,甚至达到无缝插针的地步。”丁教官曾这样解释说。
在去机场的路上,我嘴里念念有词地背诵丁教官教我的口诀。但有的设备是编不出口诀的,只有靠死记硬背。
按照规定,飞行员进入飞机座舱必须穿飞行服、飞行靴。这些只有拉链没有扣子的飞行服,是为了防止飞行员将钥匙、衣服扣等“外来物”遗落在座舱里,在飞行中卡住操纵系统而发生危险。我在飞行楼里早早就将飞行服穿戴整齐,拉紧拉链,心里掠过几分激动。
到机场下车后,丁教官对我讲了许多进入座舱后的“不准”,比如不准扳动起落架红色保险销,不准触碰红色座椅弹射手柄,不准拉动红色布帘把手,等等。凡是涂成红色的设备,触碰后都是危险的。
我终于登上飞机,跨进了座舱,心怦怦跳得厉害。
座舱内的味道充满了神秘的气息。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心情平稳下来,放缓语速,一字一句将口诀兑现在具体的座舱设备上。
我摸了摸丁教官几次提过的那个“管事”最多的电门——“一表七灯五按钮”,它处于左座舱壁后配电板前数第二个位置。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小电门,竟然承担着这么多的责任。
我开始模拟开、关车动作,直到得心应手,准确无误。今天的座舱实习内容全部完成,效果不错。我的心情也像白云擦拭过的天空一样,感觉阳光格外灿烂。
反正还有剩余时间,那就提前熟悉一下军械设备吧!我先打开总电门,又打开军械电门,接着打开了“平显”,橘黄色的光环像一朵花一样盛开在我的眼前。我看了一眼那三个被涂成红色的装弹按钮保险盖,竟鬼使神差地把左手伸了过去。但我马上意识到,现在是通电状态,按下装弹按钮,炮弹就会上膛。于是,我伸出右手关闭了军械电门,想在断电状态下体会一次按下装弹按钮的滋味,确切地说,是想模仿一下那些英雄前辈在空战中曾经的潇洒动作。他们在空中装弹时的动作一定是迅速有力,充满了神圣感!
“咣当”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我按下装弹按钮的左手触电般缩了回来。
丁教官“噌”地蹿上了飞机,厉声大喝:“不要动!”说着,他伸手关闭了飞机总电门。这时,我才看见军械电门依然处于打开位置,而旁边的另一个电门却被我刚才关闭了。我关错了军械电门!
机务人员也赶过来了,迅速把“有病”的飞机推到安全地带,以防炮弹“走火”。
我心里懊悔极了,低头向丁教官承认自己的错误。当我说到自己关错电门,按下装弹按钮的思想动机时,丁教官居然哑然失笑,说:“想当空战中的英雄?别急,总有一天你会有机会参加空战的!”
回到飞行楼,我主动写了一份检讨,交给了丁教官。丁教官说:“飞行员都是在不断犯错误中,被批出来的。没挨过批的飞行员,世界上一个也不会有!”但他又说:“飞行员不能犯严重的错误,那样会付出血的代价,甚至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