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全家居住在伦敦摄政公园附近。周末休息时,我和家人会走进公园西门,沿着细径漫步,驻足在一座微型木桥上,观看下面的溪流和白鹅觅食,然后到更敞亮的草坪上健身运动。摄政公园占地1.66 平方千米。其名字来自汉诺威王朝的摄政王乔治四世。乔治四世委托建筑大师约翰·纳什(John Nash)在这片皇室地产上建造别墅。最初计划建造56 栋别墅。当建了8 栋后,专门负责管理皇室房地产的皇冠地产改变了经营思路,把这里开发成一座公园,才逐渐形成了摄政公园的格局。摄政公园的东北角是伦敦动物园,西侧有著名的清真寺。在夏日黄昏里,小型露天剧场每周末都要上演莎翁名剧,保留剧目是《仲夏夜之梦》。空气中弥漫着花朵的清香,让剧情多了几分浪漫情调。晚上,公园的铁栅栏门要上锁。这个时候,公园就成了鸟类和松鼠的天堂。附近居民如同住在森林边缘。树梢与星光厮磨。鸟类的偶尔呓语,细长而响亮。
初春的摄政公园
公园设计者约翰·纳什延续了英式花园的设计风格,把建筑纳入自然环境中。一条环形道路分割出内外两园。中间隔离带是环形马路,内侧竖立着铸铁栏杆,厚厚的黑漆上有金色皇室标志。中心区是玛丽王后花园,里面生长着400 多种玫瑰,约有3 万多株。整个公园没有假山等人工装饰,那些看似自然天成的花卉草木,都经过了人工布局和修剪。随着光线和天气的变化,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光调色彩。白雾缠绕在树枝上,迷蒙一片。行走在里面的人更以自我为中心。英国人好自恋,在这种环境渲染下,自恋心态便滋生出丝丝浪漫气质。
城市公园维持着都市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天鹅和北方候鸟都会栖息在公园的湖泊里,在灌木和林地里觅食。除了伦敦市中心的公园外,北伦敦的汉普斯泰德西斯公园(Hampstead Heath)、东部的格林尼治公园、西部的灌木公园(Bushy Park)和里士满公园(Richmond Park),以及南部的汉普顿宫皇家园林和鹿苑,组成了伦敦最富有活力的“肺叶”。伦敦市的绿化面积超过了40%以上,这些皇家公园贡献了大部分绿地。伦敦曾有“雾都”之称。一旦消除了污染源,伦敦的空气马上变得清新起来。公园里的绿色植物起到了吸尘和过滤作用。
公园里的很多花木都是从国外引进,其中中国杜鹃花和山茶花最受民众喜爱。世界各地的植物花草,都集中在丘园(Kew Gardens)里。占地121 万平方米的丘园最早属于英国皇室,现在是由政府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提供研究资金。它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园艺植物栽培中心。各种温室为不同植物提供了模拟生长环境。有的温室里种植着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以及耐干旱的仙人掌等。植物标本馆(Herbarium)收藏了700 多万份植物标本,代表了地球上近98%的植物科属。植物学家预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和人类栖息地的破坏,很多植物将会灭绝。为了应对人类的环境危机,丘园于2000 年建成了千年种子银行。这是平衡野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在伦敦城外,还有一些颇有皇家气派的历史公园。斯塔德利皇家公园(The Studley Royal Park)是18 世纪最重要的水景花园,占地323 万平方米。公园里建造有装饰性亭子和雕像。这里还有占地146 万平方米的鹿苑,里面栖息着500 多头鹿。1983 年英国国民信托接管了这座公园,进行保护性商业经营。该公园在1986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遗产”的称号。休德利城堡(Sudeley Castle)里面也有一座遗世独芳的城堡花园。该城堡鼎盛于公元15 世纪。亨利八世去世后,他的第六任妻子凯瑟琳·珀尔在1547 年嫁给了休德利城堡主人托马斯·西摩。凯瑟琳·珀尔也把继女伊丽莎白带了过来。她们在这里度过了愉快时光。伊丽莎白后来加冕为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座城堡在百年内战中变得破败不堪,直到1837 年才被登特—布罗克赫斯特(Dent-Brocklehurst)家族购入,然后进行大规模整修。城堡花园由女王花园、秘密花园、桑树园、植物园等多个花园组成。他们特地留下部分废墟,以突出城堡的历史感,为花园平添了一份独有的皇家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