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从伦敦回到北京的前一天,我从伦敦寓所去公司办点事。穿过繁花盛开的摄政公园,走在已经走了六年的路径上,我脑子里涌上很多画面。记得很早的一个夏日,我躺在公园草坪上晒太阳,土地蒸发出草的味道,草叶摩挲着我的脚丫。我闭着眼睛,听蜜蜂的嗡嗡声,感觉蜜蜂翅膀上粘满阳光。那年冬天落了细雪,我路过草坪时,竟然寻找起我曾晒太阳的那片草坪。那是属于我的个人记忆。当我最后一次走过这里,我放慢了脚步,搜寻我留在这里的痕迹。这已经是寻找当年的寻找了。如果我不写出来,我的记忆会如同那片雪地一样,慢慢融化掉。这成了我写本书的动因。手上有旅行笔记,读书心得。那些记忆和心底里的感受相互缠绕,牵动着我的思绪和情感。
作为职业记者,我在英国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上至首相和王室贵族,下至农夫和摊贩。我整日行走在英伦三岛。火车的哐当声、飞机的轰鸣声和汽车的马达声,时常与我的心跳有一种共振。这让我经常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一职业培育了我的独特思维模式,既要尊重客观现实,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如果鸡蛋确实好吃,则有必要探讨一下这只鸡蛋的来源。除了搞清楚母鸡的品种外,还要知道它吃的饲料,是自由散养,还是鸡笼饲养。一层层地深入探寻,才能由表及里。那些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都会有合理的解释。
这需要深层次的文化解读。法裔美国学者克洛泰尔·拉帕耶(Clotaire Rapaille)在《文化密码》(The Culture Code)中总结了文化解读和分析的五大定律:第一,不要相信人们所说的话,而要研究他们为什么这么说。第二,情感是认知一切的内在能量。越能触及情感的内容,在大脑中烙下的印痕就越深刻。第三,在研究人的行为过程中,结构关系比行为更能传达本意。结构关系分为三部分,第一种是生物结构,如基因不同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主要依据。第二种是文化结构,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语言、艺术和历史。第三种是人际关系。研究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更容易了解此人的性格。第四,人记忆中所有印痕的形成都有时间窗口期。七岁以下孩子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家庭。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和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人接触的异域文化愈晚,其地域特征就愈明显。第五,若想了解一种文化含义,就需要掌握正确的文化密码。拉培雷的五大定律给我提供了思考的角度和分析方式。在撰写本书时,也帮我厘清了很多头绪。
英国是世界上被研究最多的欧洲国家。相比英国文化和议会政治对世界的影响,这种研究还远远不够。英国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解读。史实就在那里,如何翻检和解读,则需要研究者的视角和思考深度。一本书带着读者走多远多深,需要读者自己的体会和评判。从1988年去英国留学到现在,我一直在阅读英国历史文化图书,各种触动和不满足感,也是促使我撰写本书的动因之一。我深知我的文化视野不够宽阔,对英国政治和历史可能有误读,我衷心期待读者朋友的指正。
2018 年3 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