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茶文化
英国文人都喜爱饮茶,女作家尤甚。简·奥斯丁为得到一包好茶而欣喜若狂。弗吉尼亚·伍尔夫则把茶桌描述为维多利亚时代家庭生活的核心。饮茶给她的童年留下了深刻印象。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茶桌是“家庭生活的壁炉和核心”。到了周末,家人围坐在茶桌前,一起喝茶吃点心。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培育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优雅和礼仪。饮茶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含义。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或某人不感兴趣时,会淡淡来一句:“这不是我的那杯茶(It’s not my cup of tea)!”旁人便明白其所指。
英国人对印度红茶和锡兰茶情有独钟,一是这两个地区的茶叶很少使用农药,二是价格具有竞争力。英国政府很早就推出了英联邦优惠制。从英联邦国家进口的茶叶每磅只征收2 便士关税,非联邦国家的茶叶则每磅征收4 便士。到了1949 年,从英联邦国家进口的茶叶关税降为零,在1964 年则干脆取消了茶叶关税。在数百年的殖民经营过程中,英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依存关系。这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经贸关系,是一种双赢结果,也提升了英国品牌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英国人一直梦想在岛国经营自己的茶园。早在18 世纪初,英国人就尝试引进中国茶树,在岛内栽种,一直没有成功。直到进入21 世纪后,植物学家才在康沃尔郡的法尔茅斯(Falmouth)试种成功。2005 年5 月3 日首次进行了人工采摘活动。这款茶叶与阿萨姆茶调和后获得了满意口感。调和茶是英国人的营销传统。每家茶叶公司都有多位品茶师。为了获得一款大众满意的调和茶叶,品茶师要交叉品茶,避免带有强烈的个人爱好。由多位品茶师签字的茶叶,才能进入加工厂进行调和搭配。
很多乡村餐馆外有饮茶标志
调和茶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口味。早餐茶是由阿萨姆茶和锡兰茶调配而成。它组合了阿萨姆茶的香气和锡兰茶的味道。同一产区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叶,也可以进行调和搭配。茶商还要测试不同地区的水质,开发出适合当地人饮用的调和茶。锡兰红茶、南印度茶和大吉岭红茶,比较适合硬水浸泡。软水中含的矿物质较少,适合冲泡阿萨姆红茶。这种营销战略体现了英国茶商对待茶叶的科学态度。所有茶叶盒上都注明此茶适合的水质。如果用不恰当的水泡茶,会影响茶水的口感。
英式饮茶也有纠缠不清的问题:当茶壶泡好茶水后,是把茶水倒入茶杯里,再加入牛奶?还是把茶水直接倒入牛奶中?是用热牛奶还是冷牛奶?这种争议并不影响各自的喝茶习惯。关键是要让好茶缓慢释放出精华和香气,舒服地品饮,用心感受。英国作家西德尼·史密斯(Sidney Smith,1771—1845)写道:“红茶是一种了不起的饮料。如果没有红茶,世界就会枯燥乏味。我真庆幸自己在红茶问世后才降生。”对于英国人来说,茶是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发现。英国人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演绎着英式茶文化。泡上一杯热茶,热气从茶杯里袅袅飘起,把心境蒸熨得十分舒服。待到茶袋浸泡完后,取出茶袋,在茶水中加入牛奶,轻轻搅拌,让茶与奶完全交融。一口一口慢慢喝下去,浑身逐渐暖了起来。伴着茶水的休闲,是英国人最惬意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