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18 世纪是庄园的最后黄金岁月。随着工业革命催生出大批产业工人,商人登上政治舞台,贵族开始走下坡路。1909 年,下议院通过了对富人征收重税的条例,贵族们组成的上议院拒绝通过此项法案。这最终导致了1911 年《议会法》的出台,上议院最终失去了否决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死于战场,庄园失去了廉价劳动力。政府征收的遗产税高达60%。这让贵族们不堪重负。很多贵族忍痛放弃了家族庄园,任其荒芜毁坏。在20 世纪,英格兰约有1200 座庄园被拆毁,占全部庄园1/6。英格兰西部的什罗普郡有173 座庄园,在1922~1934 年有53 座转手出售,还有221 座贵族宅第被遗弃。

在19 世纪末,一些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工业革命对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社会改良学家奥克塔维亚·希尔和牧师卡侬·罗恩斯利等人在1895年成立了国民信托组织(National Trust)。这是注册的民间慈善组织,负责保护英格兰、威尔士等地的老建筑和文化遗产。许多庄园主把古堡和庄园转交给国民信托组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沃德斯登庄园(Waddesdon Manor)是最奢华的英国庄园之一。这是费迪南男爵在1874~1889 年修建的乡间别墅。他聘请了法国名建筑设计师,打造出了一座法国城堡式豪宅,里面摆满了17~18 世纪的法国瓷器和家具、挂毯、地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名画。费迪南临终前把庄园托付给妹妹爱丽丝。爱丽丝爱园如痴,一生未婚,她去世时把庄园交给了侄子詹姆斯。为了避免遗产税,詹姆斯在1957 年把庄园和藏品悉数交给了国民信托组织。现在,全国有超过350 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庄园(包括绘画收藏、家具、书籍等)向公众开放,用门票收入和捐款进行修缮维护。全国有6.1 万名志愿者参与到日常管理、接待、解说、打理花园等工作当中。

很多贵族乐意把庄园经营成一种生意。他们放下身段,让游客进入他们的私人领地。巴斯侯爵的郎利特庄园(Longleat Manor),是首个对外开放的庄园之一,也是英国最大的狩猎公园。该庄园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经典建筑,由设计大师罗伯特·斯密森在1568 年设计,耗时12 年建成。庄园占地面积9800 英亩,其中公园面积900 英亩。现在的庄园主人是第7代巴斯侯爵亚历山大·泰恩(Alexander Thynn)。他的儿子西弗林·泰恩负责管理。旅游项目包括狩猎、走迷宫,还出租婚礼场地。

第11 代德文郡公爵安德鲁不赞同郎利特庄园的那种经营模式。他要让游客们感受到真正的贵族文化。卡文迪什家族喜欢赛马,这是贵族最钟爱的比赛。除了每年5 月举行的查兹沃斯国际马术比赛外,他们在8 月还举办乡村游园会。很多传统项目只能在游园会上看到,如赛狗、钉马掌表演、古董车展。旋转木马是儿童的最爱。现场有300 个摊位售卖土特产和手工艺品。他们还利用民众对公爵的敬重和信任,推出了公爵夫人牌果酱和公爵牌香肠,出售自产的有机蔬菜和农副产品。家族还经营着一家餐馆,公爵和夫人经常去餐馆就餐,品尝饭菜质量。这些项目都有可观收入。1981 年,公爵成立了查兹沃斯庄园基金会,把自家耕地、树林、荒原、河流、村庄和房地产都纳入基金会管理范围内,这可以更好地维护查兹沃斯历史建筑和遗产。这也是合理地规避遗产税的方式。

自1960 年以后,民众的怀旧情绪渐浓。英国政府在1968 年出台了《城镇和乡村规范法案》(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避免新建项目影响或破坏历史建筑和自然景观。1974 年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毁去的庄园”展览,改变了民间对庄园的认识。随着民众生活的提高,人们日渐关注历史文化,爱护历史文物成了一种品德。在这一时期,古董店逐渐兴盛起来。民众开始收藏老物件。肯辛顿教堂街有多家古董家具店,里面古董家具和老式烛台散发着怀旧情调。经过了上百年的时光揉摩,它们变得温润光泽。站在这些古董面前,人的整个身心都会放松下来。这些古董家具、老式枝形吊灯、古典青铜烛台大都是出自庄园或破落的大户人家,它们本身也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