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道
北伦敦有一条“革命小道”。起点是樱草丘(Primrose Hill),终点在汉普斯泰德西斯公园(Hampstead Heath)。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经常沿着这条道路散步,故而得名。恩格斯在1870 年9 月从曼彻斯特回到伦敦后,住在樱草丘旁边的摄政公园路(Regent’s Park Road)122 号。这是一幢三层的联排房。马克思此前也从苏荷区的迪恩街(Dean Street)搬到了附近。
恩格斯的寓所位于樱草丘东北侧。他在这里接待各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爱尔兰工人。他们喝酒争论,十分热闹。英国政府一直关注共产主义组织的走向。当局甚至派出便衣警察,整日坐在对面的女王酒馆里,记录有哪些人进出恩格斯家,却很少干预他们的政治讨论。当天气晴好时,恩格斯便走出家门,向右直行,然后拐弯跨过铁道,走到乔克农场(Chalk Farm)后,再转到梅特兰德公园路(Maitland Park Road)。马克思一家就住在41 号。恩格斯叩响马克思家的门扣。马克思很快走了出来。两人便沿着南安普敦路(Southampton Road)向北行走,穿过罗德里克路(Roderick Road),前往汉普斯泰德西斯公园。这是伦敦北部最大的原野公园,面积约3.2 平方千米,有溪流、森林、草地和低丘。俩人在那里停留一下,然后沿路返回,继续讨论哲学问题。
恩格斯故居对面的女王酒馆
这条道路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友谊的最后见证。1842 年,恩格斯前往曼彻斯特纺纱厂前,特意前往《莱茵报》编辑部,拜访了马克思。俩人的思想观念十分吻合。1844 年8 月底,恩格斯在巴黎再次会晤马克思,这缔结了他们一生的友谊。他们首次震动欧洲的合作就是《共产党宣言》。1847年11 月29 日至12 月8 日,两人在伦敦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他们一起讨论了同盟纲领,然后由马克思执笔完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激烈抨击,引起了普鲁士当局的注意和干预。马克思带着家人于1849 年8 月来到了伦敦。伦敦是欧洲最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其体制允许各种思想和观点存在。这也成了政府捍卫其社会体制的理由。马克思一家起先住在迪恩街64 号,1851 年搬到了迪恩街28 号。1855 年,燕妮从德国娘家继承了一笔遗产。马克思一家在1856年搬到了伦敦北部的格拉夫顿联排房(Grafton Terrace)9 号。这是一个带小阳台的房子。马克思在这里写出了《资本论》第一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马克思的德国朋友威廉·沃尔夫(Wilhelm Wolff)在1864 年5月9 日去世,马克思获得了这位朋友遗赠的820 英镑。马克思一家又搬到了一街之隔的梅特兰德公园路(Maitland Park Road)41 号。这座房子更加宽大,可以容纳马克思夫妇、保姆和三个女儿起居生活。马克思对这位慷慨的朋友心存感激。他把《资本论》第一卷献给了这位朋友。《资本论》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不能忘记的朋友、无产阶级的勇敢忠实高贵的前卫战士威廉·沃尔夫。
马克思的收入主要靠撰稿和出书。这远远不能满足一家开销。其研究工作之所以能持续进行,离不开恩格斯的慷慨解囊。1845 年,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从巴黎流亡到布鲁塞尔,恩格斯便开始资助马克思一家。为了能够在财务上持续资助马克思,他在1850 年11 月迁居曼彻斯特,重新在欧门-恩格斯纺织厂任职。最初两年,恩格斯每年只有100 英镑的津贴和5%的分红,只要攒下了钱,哪怕是几英镑,恩格斯也要给马克思寄去,以免马克思一家陷入经济困境。马克思却从不肯戒掉烟酒。很多朋友前去拜访马克思时,都会提到马克思的书房里有浓重的烟草味。从1854—1859 年,恩格斯的薪水从每年265 英镑增长到1000 英镑,给马克思的资助也相应增加。恩格斯在1864 年成了公司股东,收入稳定。到了1870 年,恩格斯认为收入不仅可以维持自己和女友的后半生,也能保障马克思一家的生活。他卖掉自己的股份,来伦敦继续研究。有学者统计过,恩格斯平均每年寄给马克思350 英镑,相当于现在三四万英镑。当时邮局中层管理员的年薪为140 英镑,足可以维持一家人的体面生活。马克思还有为报纸撰文的稿费、著作版税,同时还获得了家族和友人遗赠等。
到了晚年,马克思的身体逐渐衰落,几次外出度假疗养,也不见好转。丧妻失女的痛苦,加重了他的病情。妻子燕妮在1881 年12 月去世,大女儿燕妮·龙格在1883 年1 月去世。当年3 月14 日下午两点半,恩格斯来到了梅特兰德公园41 号,探望病重的马克思,只见他正在壁炉旁的椅子上瞌睡,没过几分钟,马克思便安静地告别了这个世界。马克思的遗体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一个偏僻角落,同他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当时只有11 个人参加了马克思的葬礼。料理完老友的丧事后,恩格斯放下手头的研究,开始整理马克思留下的手稿和遗作,为老友出版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和其他著作。过了74 岁生日后,恩格斯的身体每况愈下,翌年被查出了食道癌。1895 年6 月初至7 月24 日,恩格斯前往英国东南部的海滨小镇伊斯特本(Eastbourne)疗养。他说自己奢望不大,只希望能活到新世纪。到了8 月,恩格斯的病情恶化。他回到伦敦后,于8 月5 日晚上病逝于医院。根据恩格斯的遗嘱,骨灰撒到了伊斯特本海湾。他遗留下了3 万英镑,其中3/4 都给了马克思的女儿和后人。
马克思故居上的蓝牌
恩格斯故居上的蓝牌
马克思在迪恩街28 号的居所外墙上,钉上了一块椭圆蓝牌,上面写着马克思在1851—1856 年曾在此居住。他在北伦敦的最后居所已被拆掉,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恩格斯居住的摄政公园路122 号还在。门口右侧钉上了一个椭圆蓝牌,上面写着:“恩格斯(1820—1895),政治家和哲学家,于1870—1894 年在此居住。”这栋联排房保持着原有格局,只是在三层上加盖了一层,成了四层楼,仍有人居住。对面的女王酒馆依然在开张营业。周围环境十分安静,似乎恩格斯刚刚走出家门。
马克思在伦敦迪恩街居住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