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记者

老炮儿记者

伦敦很大。如果这座大都市少了言论自由,则大得令人沉重。言论自由是流淌在街巷广场的风,让人心情舒畅。用笔捍卫言论自由的先驱是报人和政治家约翰·维尔克斯(John Wilkes)。他的雕像伫立在舰队街旁的费特巷(Fetter Lane)口。在他的呼吁和抗争下,国王收敛了特权,议会自废武功,放弃了提供通用逮捕令的权力,为媒体公开报道议会辩论扫清了法律障碍。

维尔克斯于1725 年10 月出生在一个酒商家庭里。他在1747 年迎娶了庄园主艾尔斯伯里的女儿,跻身乡绅行列。他不属于那种文雅绅士。他生性放荡,长着一副斗鸡眼,说话刻薄,颇有正义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嘲讽国王和政治对手的段子。一次,他被邀请打牌,他来了一句:“别找我,我是个蠢蛋,根本分不清楚大王和杰克。”杰克有流氓无赖的意思。他借机发泄了对国王乔治三世的不满。他与政治对手三明治伯爵(Earl of Sandwich)有过激烈辩论。三明治伯爵发狠说:“你不得好死。你要么死于瘟疫,要么被送上绞刑架。”维尔克斯反唇相讥:“大人,这要看我是拥抱你的情人,还是接受你的处事方式了。”

费特巷内的威尔克斯塑像

乔治三世在1760 年10 月继位,企图把王权置于议会之上。他扶持第3 代布特伯爵约翰·斯图亚特(John Stuart,Earl of Bute)担任首相,引发了民众抗议。布特伯爵创办了两份报纸《不列颠人报》(Briton)和《旁听者报》(Auditor),雇佣写手为他的政策辩护。社会上的反对声淹没了布特伯爵的辩解声。布特伯爵只好在1763 年辞 职。威 尔 克 斯 在 1762 年 创办了《北大不列颠人》,批评政府内阁和国王的专断行径。这份报纸被誉为新闻界的“纸老虎”。1763 年4 月19 日,乔治三世在议会宣布《巴黎和约》已经顺利签订。维尔克斯在《北不列颠人》第45 期上批评了乔治三世的独断行为。维尔克斯在文章中说:“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人民受到了压迫,这种压迫越大,人民的自由精神就会越强烈。”这种言论让乔治三世极为震怒。国王下令让内阁起诉报社,发出了通用逮捕令,逮捕了49 名报社人员,把维尔克斯囚禁于伦敦塔内。在审判期间,首席大法官布拉特以议员有豁免权的理由,将维尔克斯当庭释放。根据1689 年通过的《权利宣言》规定,议员在议会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且不得在议会之外的任何法庭受到审讯。

维尔克斯获释后,先后起诉了几位国务大臣和四位官员,控告他们非法闯入民宅,破坏了他的私人财物,这是犯了滥用职权罪。他把自己被捕和关押的细节、自己在法庭上的抗议写出来,刊登在伦敦的多家报纸上,呼吁民众反抗政府的独断行为。这为维尔克斯带来了更大声誉。他于1757 年和1761 年先后当选为议员。国王乔治三世命令政府官员寻找维尔克斯的“道德污点”。维尔克斯与托马斯·波特曾经模仿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的《论男人》(Essay on Man),合作完成了《论女人》(Essay on Woman),意在讽刺上院议员约翰·蒙塔古的情人。蒙塔古用这首诗证明维尔克斯道德败坏。上院裁定这篇诗歌亵渎了女性和上帝。下院也裁定维尔克斯主办的报纸《北不列颠人》第45 期有诽谤内容,是“对国王陛下前所未有的极大傲慢无礼和侮辱咒骂”。维尔克斯百口莫辩,只得逃往巴黎。下院趁机罢免了他的议员资格。1764 年1 月19 日,法院对他进行了缺席审判,判决他犯有诽谤罪。这反倒引发了法律界的三大质疑:第一,因言获罪是否违反了《权利法案》?第二,政府行动是否违反了议员所享受的言论特权?第三,英国有言论自由吗?这些政治压力再加上税收政策失误,使得政府失去民心。乔治·格伦维尔首相只在位两年就被迫辞职,成了国王的替罪羊。

议会大厦一角

1768 年大选之前,维尔克斯冒险从巴黎回国参选,他在伦敦败选后,又来到米德尔塞克斯郡(Middlesex)参加竞选,结果顺利当选。维尔克斯前往伦敦高等法院“自首”,以换取当局撤销对他的通缉令。法官判他入狱2 年和1000 英镑的罚款。消息传出后,伦敦市民愤怒了。许多市民走过黑衣修士桥,来到泰晤士河南侧的圣乔治广场。1768 年5 月10 日,聚集的人群多达15 000 人。他们高呼口号“维尔克斯和自由”、“没有自由,就不要国王”。当时伦敦还没有警察维持秩序,民众可以自发组织游行。乔治三世震怒,表示“血腥镇压是恢复法制的唯一办法”。国王乔治三世下令向集会者开枪,结果造成了7 人死亡,15 人受伤,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圣乔治广场屠杀事件”。

国王暗中操纵议会,依然想“灭掉”维尔克斯。当议会决定重新选举时,维尔克斯在3 月份又一次当选,议会依然不承认。维尔克斯在4 月份再次高票当选。下院竟然裁定竞选对手亨利获胜,社会舆论哗然。多家报纸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选民的权利,是对法律的嘲讽。《公众报》(Public Advertiser)在1768 年5 月27 日评论道:“如果公众自由的保障根基被动摇,如果权利法案被侵犯,如果公民的选举自由被少数腐败分子破坏,那么我敢肯定专制统治已经到来。一切都已消失,只留下了套在我们脖子上的绳索。”维尔克斯的支持者成立了权利法案支持者协会(SSBR),为他助威呐喊,帮助他偿还了1000 英镑的罚款。1770 年4 月,维尔克斯获释出狱。民众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维尔克斯当选为伦敦市政官员。1774 年当选为伦敦市长。在具有法制理念的社会里,民意完全可以遏制专制者的滥权行为。

维尔克斯表示,议会是民众的代表,民众有权知道议员们在议会里说了什么。只有记者允许报道议会辩论的全部内容,不受限制地评论时,社会才算享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很多议员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新闻报道违反了议会享有的特权。当年有两位出版商把议会辩论印成了小册子,竟然惹怒了议会下院。议会下院派出一名信使,准备逮捕这两名出版商。维尔克斯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伦敦市法律,反倒扣留了这位信使。下院要求维尔克斯和另外两名官员(恰好也是议员)去议会面见律师协会。两位市政官员按要求前往议会,却遭到了逮捕,被投入伦敦塔里的监狱,直到本期议会结束后才被释放出来。维尔克斯谴责了政府干涉言论自由的做法。在他的呼吁下,议会逐渐准许记者进行全面报道。他说,公民有权利了解法规制定过程,有权利通过民主方式选出自己信任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