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克

第二节 五行相生相克

木、火、土、金、水五者不仅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而且还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关系就是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实现的。

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是五行学说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来的。古代最早记载五行的《尚书》中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者仅代表五种物质。到西周末年,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史伯在回答郑桓公询问周朝将衰落的原因时,曾提出过“和”的思想,他说:“世界上物质诞生的道理是‘和’生万物,同则不继。”其间的道理很深刻:“同”是指把相同的原料单纯地相加,不会产生新的物质种类,最终被抛弃,而“和”则是指把不同的物质杂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新的物质种类,万物就能成长壮大。在此基础上,《管子》提出了“五行相生”论,此后战国时的邹衍又提出了“五行相胜(克)”说。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五行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