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音乐对智力有害

四、哪些音乐对智力有害

首先应该明确,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开发智力,促进身心健康。2000多年以前的古人就曾告诫世人:“淫声不可入耳。”因为它不仅使道德沦丧,对身心的发育也是有害的。

经过理论与实践的认真考察,证明不利于(或有害于)智力的乐曲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靡靡之音 即上面所说的“淫声”。它会使人情绪低落,消极颓废,缺乏果敢、自信,因此不利于智力发育。

2.不和谐音 即音量、节奏、旋律起伏变化无规律,反差强烈,变化过大的音乐。这些乐曲会促使人的大脑紧张,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影响。

3.怪诞之音 凡节奏疯狂,音调怪诞,旋律诡变,声音嘈杂的乐曲,都与人体生理节律不相吻合,使大脑神经遭受不良刺激,从而影响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具体来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所禁忌的音乐也各有不同。

在胎儿期,无论是胎教音乐还是孕妇听乐,都应禁止欣赏“淫声”,不宜听节奏强烈、音色单调的乐曲,也不宜对充满激情的音乐作品产生太大的兴趣,更不能使用噪声音乐。因为这类音乐会使孕妇和胎儿产生烦躁和疲惫,影响孕妇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会使胎儿的身体、大脑发育均受到不良的影响。

对于婴幼儿来说,噪声音乐也会干扰智力的正常发育,尤其对注意力、理解力的发展会产生阻碍作用。实践证明,长期听“狂歌劲曲”的孩子,智力比正常儿童低下。充满尖声怪叫、声嘶力竭、寻死觅活般的所谓“流行音乐”“通俗唱法”,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恐惧,诱导儿童产生变态心理。摇篮中的婴儿对此更为敏感,剧烈的声响,如爆竹声、打雷声等,都会使婴儿受到惊吓。因此,给婴儿播放的音乐应该避免那些可能会使孩子受惊的过响、过闹的作品。

进入少年期后,音乐益智要求采用格调高尚、催人奋进的音乐作品,最忌靡靡之音,像《何日君再来》一类的乐曲,只会使人沉醉和萎靡,消融奋斗的意识,而智力也会在“痴迷”中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