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长寿———音乐修身养性

第六章 养生与长寿———音乐修身养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观中,养生与养性是融为一体的。

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有人信奉“生命在于运动”,体操、跑步,乐此不疲;有人信奉“良药健体”,补药终日不离。这都是为了健康,但又不是健康的全部内容。现代医学认为,正确的健康观念应包含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这种健康观实际上与我们民族素来提倡的修身养性不谋而合。

2000多年前的《尚书·洪范》记载了周武王与箕子讨论“五福”的论述:“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悠好德,五曰考终命。”意思是说: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德性永远高尚,经济富裕不受贫困之扰,长寿善终天年,才是所谓的“福”。“五福”涉及身体条件、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精神面貌、延年益寿等多个方面,是传统文化对广义健康的论述。

古代哲人对修身养性均作过大量论述,如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曾说过:“形者,有生之本。故养生在于保形,充形在于育气;养气在于宁心,宁心在于至诚,养诚在于尽性,不尽性不足以养生。”

那么音乐在养性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古人把“乐”提高到“礼”的高度来对待:“礼者,天下之中经;乐者,天下之中和;礼乐者,先王所以养人之神,正人气而归正性也。”(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礼乐论》)可见用音乐来修身养性,古已有之。此外,音乐能促进患者康复,音乐能延年益寿。音乐的医疗保健作用已被无数的事例所证实。有人曾做过统计,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中,长寿者的比例均超过其他人群。这就从侧面表明音乐对人体的健康长寿确实具有不容置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