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偏颇人的音乐养生

二、阴阳偏颇人的音乐养生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家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研究日趋深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八类人格体质,我们权称“阴阳偏颇之人”。这些分类比较简便实用,指导临床很有价值。

1.阴阳平和之人

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肤色柔润光泽,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偏黄、偏白、偏黑;两眼有神,胃口好,睡眠安宁,大小便无异常。精力充沛,劳累后稍事休息即能恢复,对季节、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气质上,开朗而随和,人际关系融洽,处事稳重,不急不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和缓有力。

阴阳平和之人的调节能力、适应能力、抗病能力较强,此类人的人格体质只要注意防止劳逸过度、房劳过度、起居不慎等,则人格体质一般不会改变,较同龄人长寿。

音乐养生可根据喜好选择乐曲。

2.阳盛质人

按中医阴阳学说原理,此类人的人格体质偏于亢奋、多动、阳热、躁急。

体形稍偏瘦,畏热喜冷,容易口干,喜饮凉水;面色偏红或偏于苍黑,唇舌偏红,舌苔薄黄;性格外向,神旺气粗,急躁多动,动作敏捷,易激动,好助人。

阳盛质人一般不易患病,一旦患病多为风、暑、温邪所致,且多表现为急性病、暴发性疾病和发热性疾病,易化燥伤阴。常见有眩晕、失眠、头痛及各种出血性疾病等。

阳盛质人如操劳过度、思虑过甚,会使其体内之阳更亢,加速伤阴,而发展成阴虚质、瘀血质。

此类体质者在饮食方面应多用滋阴、清淡之品,多参加体育锻炼,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每天可进行温泉水浴。音乐疗法可选用“水”乐。

3.阴虚质人

阴虚质人具有阴津亏乏、机体缺少滋润的病理特点。

形体瘦小或高瘦,面色偏红或面部潮红,伴有灼热感;口燥咽干,喜饮冷液,手足心热,内热便秘,小便黄而量少,可见耳鸣耳聋,舌质红而少苔,冬寒易过,夏秋难熬。

阴虚质人在治疗、康复、养生以及音乐调养方面与阳盛质人相同。

4.瘀血质人

瘀血质人大多由其他体质人患病日久后发展而来,但亦有素质即属此类者。

面色晦滞,肤色不荣,口唇爪甲色暗,眼眶暗黑,皮肤干涩粗糙,局部有瘀斑或瘀状丝条,或身体局部刺痛,痛处不移,或有包块,推之不移,多兼有午后低热。舌质瘀暗,脉细而涩,或紧或结代。心脏功能不良、肝硬化、肿瘤患者常为瘀血质。

瘀血质者宜畅通血气,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体育疗法、气功疗法,可增强疗效。音乐治疗可选听“火”乐、“木”乐。

5.阴盛质人

阴气盛则阳衰,故此类人的人格体质以偏寒、偏虚、多静为特征。

形体较弱,羸瘦或虚胖,畏寒喜热,容易疲劳,语言低微,舌质偏淡,脉弱无力。性格内向,胆小怯弱,不爱活动。易患病,一旦患病,多为风、寒、湿邪致病,致病后多表现为寒性证候,在表多为表虚证;病邪入里,则表现为脏腑气血不足,水、湿、痰、瘀潴留,病情多为虚弱性疾病或虚实夹杂性疾病。

阴盛质者如不注意保养,易发展为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音乐治疗可选听“火”乐。

6.阳虚质人

与阴盛质有类似之处。形体肥胖,面色白,形寒怕冷,唇淡舌淡,疲倦乏力,自汗尿多,大便稀溏,阳痿早泄,白带清稀,脉细无力,舌淡而胖嫩。

音乐康复、养生同阴盛质人。

7.痰湿质人

形体肥胖而虚浮,喉中痰鸣,多有嗜食肥甘习惯,食量较大,口中黏腻,嗜睡懒动,自汗,既怕热又怕冷,对季节、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病则胸脘胀闷,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重如裹,身体困沉,关节疼痛重着,皮肤麻木不仁,或白带过多,清稀色淡,舌苔腻,多为黑色苔,或舌面罩有黏液,脉濡或滑。

痰湿质者宜增加运动,使肌肉皮肤致密结实。治疗时用药当温补,饮食忌油腻厚味。音乐养生宜用“土”乐以健脾,“火”乐以助阳。

8.气郁质人

形体消瘦,亦可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者郁郁寡欢,胸胁胀闷,经常叹气,身体患病或情绪异常时出现胸胁胀痛,或胀痛在体内走窜;妇女常见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阻塞,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或气逆上冲,头痛眩晕;或腹痛肠鸣,大便或溏或秘,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或弦细。

这类人的人格体质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抑郁质。平时应学会自我排解,放松精神,经常游历山水,娱乐嬉戏,以使心胸愉快,转移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可少量饮酒,吃一些辛辣食物。音乐对此类人格体质有较好的作用,宜选用轻松、开朗、舒展、流畅的乐曲,在五行音乐疗法体系中,“木”乐为最宜,选择清新、舒畅、节奏明快而沉稳的曲目,情绪兴奋中带有柔和,可排解郁结,欢快情志。